海外三洲隔弱流,憑誰移近錦江頭。天開混沌應重設,地擁穹窿不計秋。
巖溜儲精凝玉乳,崖松籠月走金虬。我來幾度尋幽賞,謾把新詩記勝游。
三洲巖。唐代。李質(zhì)。 海外三洲隔弱流,憑誰移近錦江頭。天開混沌應重設,地擁穹窿不計秋。巖溜儲精凝玉乳,崖松籠月走金虬。我來幾度尋幽賞,謾把新詩記勝游。
(?—823)唐人。始為汴州節(jié)度使牙將,嘗以計誅李齊,迎韓充鎮(zhèn)汴。終金吾將軍。 ...
李質(zhì)。 (?—823)唐人。始為汴州節(jié)度使牙將,嘗以計誅李齊,迎韓充鎮(zhèn)汴。終金吾將軍。
與勻道人蔬飯作兩絕句 其一。宋代。朱松。 道人一計了平生,肯笑寒儒不糝羹。若識先生晚食肉,萬錢何處著膻腥。
題西山庵。明代。藍仁。 空山寂寂守巖扃,獨鶴棲棲傍草亭。曉鏡又催霜雪白,秋衣不換芰荷青。仙人住處多栽藥,野老來時或負苓。同氣凋零衰朽在,百年光景似晨星。
一枝山房見新月。清代。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滿江紅。清代。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故人意,休辜負。鄉(xiāng)間味,甘消受。費松柴一灶,余糧半斗。好客豈拘貧與富,充饑莫論精和陋。飯王孫、粗糲菜根香,逢漂母。
十月六日與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壇彌勒舍利廣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