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fēng)一萬里,披豁暮云空。極浦三年夢,扁舟二子同。
離離浮遠樹,杳杳沒孤鴻。若問明朝事,西山晻靄中。
舟中晚賦。宋代。朱熹。 長風(fēng)一萬里,披豁暮云空。極浦三年夢,扁舟二子同。離離浮遠樹,杳杳沒孤鴻。若問明朝事,西山晻靄中。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xué)家、思想家、哲學(xué)家、教育家、詩人、閩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xué)的大師。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xué)家、思想家、哲學(xué)家、教育家、詩人、閩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xué)的大師。
雨中四首。宋代。趙蕃。 稍稍風(fēng)頭變,侵侵雨腳來。峰巒忽成暗,云霧亦旋開。謾易炎涼候,無矜狡獪才。天高獨鳥度,林合亂蟬哀。
澄臺。清代。張湄。 澄臺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fēng)帆如葉島如螺。
踏莎行 其一。清代。程頌萬。 柳外斜陽,花間斷夢。心情病酒芳寒重。雕闌六曲有人憑,蒼苔暗補閑階空。癡絕蜂忙,嬌回鶯哢。憐伊倩影凌波送。巧持紈扇索題詩,回頭半露釵梁鳳。
太湖恬亭。宋代。王安石。 檻臨溪上綠陰圍,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斷橋人獨立,山涵幽樹鳥相依。清游始覺心無累,靜處誰知世有機。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風(fēng)斜月釣船歸。
春晴。明代。鐘芳。 雪色寒分粉署光,午云稀薄漏微陽。百花無意爭春媚,沾著春風(fēng)各自香。
立秋前三日繇樂民之高涼。明代。郭之奇。 出門投袂更何之,后樂先憂此一時。天涯頻歲驚心骨,海角三秋接夢思。西風(fēng)昨夜掃胡穴,萬里秋光凈水湄。捷書夜報同清晝,滿目高雷出漢旗。聞雞擊楫當年子,祖鞭無數(shù)并驅(qū)馳。彈冠結(jié)綬何累若,嶺外孤臣嘿嘆咨。沾巾嗚咽翻倒極,憂喜同心日共持。朝辭云木環(huán)千徑,暮倚涼煙抱一枝。蘭皋有意浮幽壑,草色無端動野吹。吾令羲和時弭節(jié),上求下索敢云疲。榛苓杳靄知何處,伊人宛在微堪覷。豈俟葭蒼問一方,始從露白淘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