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方北歸,見蠍即成喜。東坡還泗上,鐸聲欣入耳。
而況羈旅中,解后遇知己。東風淡蕩百草芳,游絲飛絮白日長。
一杯相祝對流水,白酒微帶溪芹香。漁歌樵唱竟相屬,不覺半山無夕陽。
醉臥山堂聽山雨,冰雪對床揮夜語。一鐙照壁映悠悠,恰似孤舟泛青楚。
夢回酒醒明月高,風雨向來無處所。人生哀樂本皆空,莫令身世如飛蓬。
景純浩然見過徑飲成醉夜中雨作比近五鼓月色滿空曉起書長語贈二子。宋代。段克己。 退之方北歸,見蠍即成喜。東坡還泗上,鐸聲欣入耳。而況羈旅中,解后遇知己。東風淡蕩百草芳,游絲飛絮白日長。一杯相祝對流水,白酒微帶溪芹香。漁歌樵唱竟相屬,不覺半山無夕陽。醉臥山堂聽山雨,冰雪對床揮夜語。一鐙照壁映悠悠,恰似孤舟泛青楚。夢回酒醒明月高,風雨向來無處所。人生哀樂本皆空,莫令身世如飛蓬。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學家。字復之,號遁庵,別號菊莊。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與弟成己并負才名,趙秉文目之為“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時與其弟段成己先后中進士,但入仕無門,在山村過著閑居生活。金亡,避亂龍門山中(今山西河津黃河邊),時人贊為“儒林標榜”。蒙古汗國時期,與友人遨游山水,結社賦詩,自得其樂。元憲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詞曲,有《遁齋樂府》。 ...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學家。字復之,號遁庵,別號菊莊。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與弟成己并負才名,趙秉文目之為“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時與其弟段成己先后中進士,但入仕無門,在山村過著閑居生活。金亡,避亂龍門山中(今山西河津黃河邊),時人贊為“儒林標榜”。蒙古汗國時期,與友人遨游山水,結社賦詩,自得其樂。元憲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詞曲,有《遁齋樂府》。
偈六十九首 其二。宋代。釋道寧。 風攪長空,春云四起。六臂三頭,徒誇唇觜。匝地普天,全非伴侶。等閒拈出與君看,直下分明須薦取。
中秋雞鳴寺獨坐。明代。陳履。 疏星淡月秣陵秋,獨客翛然動遠愁。萬里音書懸北雁,孤山風物異南樓。光搖石室涼應透,影落銀河凈欲流。是處旅魂驚不定,清砧遙夜送聲幽。
和嚴道培書院韻 其一。宋代。米芾。 城頭山腳舊圖開,華構凌云亦壯哉。談席昔人文獻地,升堂此日豫章材。弦歌化里清風動,麟鳳天南紫氣來。獨奈巖阿叢桂冷,幽棲不是偉長才。
集義齋。魏晉。張載。 小齋新創得新名,大筆標題字勢輕。養勇所期戾孟子,動心那肯詫齊卿。川流有本源源聽,月入容光處處明。此道幾人能仿佛,浪言徒遣俗儒驚。
壽上人南游。宋代。宋祁。 拂曉镮鳴月,迎寒毳擁霞。眾香摩詰飯,五葉祖師花。托宿林枝俯,分風夕影斜。前期逢晤賞,持對碧云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