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真檀施者誰子,僧云福堂隴西李。亙無窮盡理則那,明明善根此其始。
書新興羅漢室。宋代。劉弇。 應(yīng)真檀施者誰子,僧云福堂隴西李。亙無窮盡理則那,明明善根此其始。
劉弇(1048-1102)字偉明,號云龍,安福(今屬江西)人。元豐進(jìn)士。知嘉州峨眉縣,改太學(xué)博士。元符中,進(jìn)南郊大禮賦,除秘書省正字。徽宗時(shí),改著作佐郎、實(shí)錄檢討官。崇寧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傳。著有《龍?jiān)萍啡恚~有《彊村叢書》本《云龍先生樂府》一卷。 ...
劉弇。 劉弇(1048-1102)字偉明,號云龍,安福(今屬江西)人。元豐進(jìn)士。知嘉州峨眉縣,改太學(xué)博士。元符中,進(jìn)南郊大禮賦,除秘書省正字。徽宗時(shí),改著作佐郎、實(shí)錄檢討官。崇寧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傳。著有《龍?jiān)萍啡恚~有《彊村叢書》本《云龍先生樂府》一卷。
梅花引。明代。劉基。 晚云凝,晚煙橫,煙草茫茫云樹平。杜鵑聲,不堪聽,別淚暗傾,良宵空月明。冰蠶絲斷瑯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短長亭,幾千程。歸計(jì)未成,愁隨江水生。
鼓山八詠。。卓肇昌。 海門清泬寥,輕棹欲杭之。月映鰲頭落,流分燕尾支。回帆撾聽鼓,潛壑客探驪。宵靜波心迥,舟搖嶂勢馳。村光遙望渺,歸思度灣遲。唱罷金雞曉,伊人水一涯。
山中五無奈何 其一。唐代。李涉。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欲訪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離維揚(yáng)。宋代。宋伯仁。 不為鱸魚憶故鄉(xiāng),只緣心事近重陽。鬢絲添得三分白,空被黃花笑一場。
和彥猷在華亭賦十題依韻·吳王獵場。宋代。韓維。 吳王昔用武,所樂惟干戈。安知圣人間,祝網(wǎng)解其羅。朝行數(shù)田護(hù),暮返論戰(zhàn)多。千載亦何有,柔桑陰滿坡。
冒雨登惠山戲示同游者。明代。沈周。 惠山怪我昨徑去,歸來欲登卻作雨。濕云隔眼失高翠,掉頭不顧真巢父。愿治笠屐往慰謝,眾慮沾濡吾莫沮。我言惠不在天上,行不畏難當(dāng)至耳。呼童挈榼客乃從,一段奇蹤自伊始。西湖山色奇空濛,當(dāng)與此山移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