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名似賢人似竹,瘦節孤高照崖谷。百年人與竹俱化,尚有諸孫來借宿。
家風愛竹馀底事,至今十飯九不肉。惟應說食誑枯腸,更寫寒梢媚幽獨。
王郎散帶談清虛,為竹造門顏不忸。方英炯炯貌臞甚,門倚江干千個綠。
兩家人物總風流,石壁山前煙雨秋。豈惟千首輕萬戶,胸中世襲瀟灑侯。
我乃癡絕非畫絕,憐此霜根貫金鐵。短綃淡墨持似公,更聽哦詩聲激烈。
酬王元渤舍人方智善學士求余作墨竹一首。宋代。劉一止。 堂名似賢人似竹,瘦節孤高照崖谷。百年人與竹俱化,尚有諸孫來借宿。家風愛竹馀底事,至今十飯九不肉。惟應說食誑枯腸,更寫寒梢媚幽獨。王郎散帶談清虛,為竹造門顏不忸。方英炯炯貌臞甚,門倚江干千個綠。兩家人物總風流,石壁山前煙雨秋。豈惟千首輕萬戶,胸中世襲瀟灑侯。我乃癡絕非畫絕,憐此霜根貫金鐵。短綃淡墨持似公,更聽哦詩聲激烈。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
劉一止。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陰晦中忽見華山。金朝。馮璧。 吏部能開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渡江。宋代。孔武仲。 扁舟臨朝陽,匹馬渡江北。志士豈懷居,征夫樂行役。東風吹高原,生意密如織。早晚卸塵鞍,皇州正春色。
灤京雜詠一百首 其三十一。元代。楊允孚。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
次韻張仲文雪中見寄。元代。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不作人間第二流。。何永沂。 溪水清清順勢流,敢來借雪數風流?醫、詩、文卻知吾在,不作人間第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