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坐來晚,蒸藜一飯余。僧歸云起后,農罷月生初。
單處唯憂病,窮居賴剩書。田家欣雨足,吾意始安居。
村居雜賦四首 其三。宋代。張掞。 茅屋坐來晚,蒸藜一飯余。僧歸云起后,農罷月生初。單處唯憂病,窮居賴剩書。田家欣雨足,吾意始安居。
(995—1074)齊州歷城人,字文裕。張揆弟。幼篤孝。舉進士。知益都縣,督賦租置里胥不用,而民以時入,石介為獻《息民論》。歷龍圖閣直學士、知成德軍。入判太常、司農寺,累官戶部侍郎致仕。忠篤誠愨,事兄如父,為鄉黨矜式。 ...
張掞。 (995—1074)齊州歷城人,字文裕。張揆弟。幼篤孝。舉進士。知益都縣,督賦租置里胥不用,而民以時入,石介為獻《息民論》。歷龍圖閣直學士、知成德軍。入判太常、司農寺,累官戶部侍郎致仕。忠篤誠愨,事兄如父,為鄉黨矜式。
熱河三十六景詩 其三十 澄波疊翠。。玄燁。 疊翠聳千仞,澄波屬紫文。鑒開倒影列,反照共氤氳。
三月十八日水濱閒步 其二。明代。楊慎。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桃花舖。宋代。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陰崖風生吹客急,草中枯株似人立。昳晡卓幕先下程,將士黃昏始相及。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歸偶成。元代。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還頗有賦詠而亡其稿追憶僅得此下十章 其八 過蕪湖。。羅欽順。 佳麗蕪湖縣,千年拱帝京。樹連淮浦碧,江逐海潮平。天地容疏拙,風波托死生。不將詩句覓,對景若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