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世事稱無窮,千靈萬象生虛空。活人性命由百谷,還須著意在耕農。
自有奸民逃禁律,農夫倍費耕田力。青巾短褐皮膚乾,不避霜風與毒日。
暮即耕兮朝即耘,東坻南壟無閑人。春秋生成一百倍,天下三分二分貧。
天意昭昭憐下土,英賢比跡生寰宇。懲奸濟美號長材,來救黎元暗中苦。
我聞憫農之要簡而平,先銷坐食防兼并。更禁貪官與豪吏,憫農之道方始行。
憫農。宋代。張詠。 悠悠世事稱無窮,千靈萬象生虛空。活人性命由百谷,還須著意在耕農。自有奸民逃禁律,農夫倍費耕田力。青巾短褐皮膚乾,不避霜風與毒日。暮即耕兮朝即耘,東坻南壟無閑人。春秋生成一百倍,天下三分二分貧。天意昭昭憐下土,英賢比跡生寰宇。懲奸濟美號長材,來救黎元暗中苦。我聞憫農之要簡而平,先銷坐食防兼并。更禁貪官與豪吏,憫農之道方始行。
(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復之,號乖崖。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歷太常博士、樞密直學士等職。出知益州,參與鎮壓李順起事,對蜀民實行懷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興軍、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績。累進禮部尚書,上疏極論丁謂、王欽若大興土木,致國庫空虛,請斬之以謝天下。旋遭排擠出知陳州。卒謚忠定。平生以剛方自任,為政尚嚴猛,好慷慨大言。與寇準最善,每面折其過,雖貴不改。有《乖崖集》。 ...
張詠。 (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復之,號乖崖。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歷太常博士、樞密直學士等職。出知益州,參與鎮壓李順起事,對蜀民實行懷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興軍、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績。累進禮部尚書,上疏極論丁謂、王欽若大興土木,致國庫空虛,請斬之以謝天下。旋遭排擠出知陳州。卒謚忠定。平生以剛方自任,為政尚嚴猛,好慷慨大言。與寇準最善,每面折其過,雖貴不改。有《乖崖集》。
次韻同院晚春 其一。宋代。李正民。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復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嘆朋簪不我過。
同周車駕邵憲副宴馬大參舊署。明代。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辛亥三月薄游臺灣主霧峰之萊園獻堂三兄屬題園中名勝得十二絕句 其三 考槃軒。清代。梁啟超。 久分生涯托澗薖,齏鹽送老意如何?奇情未合銷磨盡,風雨中宵一嘯歌。
中秋下浣次計幕諸公佳什之韻。。趙善括。 駒隙匆匆不暫留,誰能宴坐學裴休。君攜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澤秋。水浸斜陽紅影濕,煙橫疊巘翠光浮。何時再卜秋屏約,共踏西風爛熳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