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春月鬧春嬉,陽春煙景十分奇。報道故人春去也,春江風便送春宜。
春城廿載瀛洲客,春宵剪燭話心知。投囊爭富吟春句,煮酒頻敲春夜棋。
今春忽買歸舟緊,得意春歸信樂之。也知此去春臺樂,其奈留春系我思。
留春無奈餞春去,鹿島春澄三月時。春草曾題江淹賦,春柳曾吟李白詩。
古來多少傷春別,今日春三忍別離。別春思春春知否,暮云春樹不勝悲。
春水盈盈秋水興,春情宛在水之湄。春潮有信君須記,重看來春返棹期。
送春歌仿梁元帝春日詩重字體為蔡希敏歸奎海詠別。宋代。章甫。 春花春月鬧春嬉,陽春煙景十分奇。報道故人春去也,春江風便送春宜。春城廿載瀛洲客,春宵剪燭話心知。投囊爭富吟春句,煮酒頻敲春夜棋。今春忽買歸舟緊,得意春歸信樂之。也知此去春臺樂,其奈留春系我思。留春無奈餞春去,鹿島春澄三月時。春草曾題江淹賦,春柳曾吟李白詩。古來多少傷春別,今日春三忍別離。別春思春春知否,暮云春樹不勝悲。春水盈盈秋水興,春情宛在水之湄。春潮有信君須記,重看來春返棹期。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蘇州,字端叔。神宗熙寧三年進士。調臨川尉,移知壽春。進所著《孟子解義》,除應天府國子監教授,改著作佐郎。元豐中知山陰縣,監左藏北庫。哲宗朝通判宿州,復除開封府提舉常平等事?;兆诩次?,知虔州。崇寧初為都官郎中,時立元祐黨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國事獲罪,不應刻名著籍,禁錮子孫。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舉舒州靈仙觀以卒。 ...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蘇州,字端叔。神宗熙寧三年進士。調臨川尉,移知壽春。進所著《孟子解義》,除應天府國子監教授,改著作佐郎。元豐中知山陰縣,監左藏北庫。哲宗朝通判宿州,復除開封府提舉常平等事?;兆诩次唬荨3鐚幊鯙槎脊倮芍?,時立元祐黨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國事獲罪,不應刻名著籍,禁錮子孫。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舉舒州靈仙觀以卒。
次韻王學士七夕新秋。元代。吳澄。 煌煌桴鼓引雙旌,道是天孫大禮成。金鏡南飛光欲半,銀潢西去寂無聲。佳期一夕人誰見,別思千年恨未平。最怪河東五星麗,應嫌抱拙要中更。
仲夏過紅橋阻雨次日尋幽至暮 其二。清代。戴亨。 陰云留過客,攜雨到柴門。杯酒謀鄰叟,園蔬乞近村。深燈連曙柝,幽夢繞山樊。自古唯蕭索,方知重友倫。
次韻楊侯見送游五峰。宋代。郭祥正。 飄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云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
同郭師圣司空仲容探韻得江字。宋代。馮時行。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我來無人境,亦復窺幽窗。好客如佳月,開門輒摐摐。月到客亦到,不隔山{左山上兇下兒}谾。把手入茅廬,笑語鐘新撞。一鳴驚人友,更挾飛鳧雙。連璧光照眼,老我心所降。呼童洗瓦盞,竹葉傾冊山缸。清溪漱鳴玉,老樹森高幢。更招二三子,放懷山水邦。分題得佳句,一字鼎可扛。男兒樹勛德,出手便可椿。愿移詩句力,挽俗還純厖。惟予心已灰,庶幾鹿門龐。
喜雨二章。唐代。鄧肅。 暘蟲赫赫欲流金,夾岸垂楊失翠陰。已恐人間被湯旱,誰從天上作商霖。崇墉定有千箱積,果腹同傾四海心。我亦不須憂脫粟,聊賡既醉入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