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驚躍玻璃寒,骨被頑甲流腥涎。
甦槁為穰功莫論,帝日報汝后澧蕃。
或居渭水或淇園,一派逃人荒硯灣。
劂后生子子生孫,頭角嶄然闖吾藩。
拂云力在數寸間,精液不當真味全。
祝融玄冥效駿奔,茭心基牙靦以慚。
竹葉與汝本同根,以膠投漆無間言。
當家清風酒乾坤,不敢涴以葷與羶。
食筍。宋代。汪炎昶。 乃□驚躍玻璃寒,骨被頑甲流腥涎。甦槁為穰功莫論,帝日報汝后澧蕃。或居渭水或淇園,一派逃人荒硯灣。劂后生子子生孫,頭角嶄然闖吾藩。拂云力在數寸間,精液不當真味全。祝融玄冥效駿奔,茭心基牙靦以慚。竹葉與汝本同根,以膠投漆無間言。當家清風酒乾坤,不敢涴以葷與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遠,婺源(今屬江西)人。幼勵志力學,受學于孫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與同里江凱隱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為雪瓷,自號古逸民,學者稱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見本集附錄《汪古逸民先生行狀》。 汪炎昶詩,以《宛委別藏》本為底本,并新輯集外詩編為一卷。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遠,婺源(今屬江西)人。幼勵志力學,受學于孫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與同里江凱隱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為雪瓷,自號古逸民,學者稱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見本集附錄《汪古逸民先生行狀》。 汪炎昶詩,以《宛委別藏》本為底本,并新輯集外詩編為一卷。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復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
潮陽遠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后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俟居弟雨田并舟南至楊村聞兄潮陽之命別去賦此送之。明代。游樸。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復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潮陽遠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后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戊子九日。明代。釋函是。 去年此日亂離中,霜葉寒花今又逢。雁羽不堪窮漠北,戍歌猶是大江東。煙銷衰草橫塘靜,日照疏林秋浦紅。潦倒莫辭朝落帽,夜猿聲急白蘋風。
禽言 其一。明代。張弼。 得過且過,飲啄隨時度朝暮。得隴望蜀徒爾為,未知是福還是禍。得過且過。
從狩武岡和胡學士韻二首。明代。楊士奇。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云藏網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勸農二首奉呈同官諸丈 其一。。陳淳祖。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風顏。周行撫泉石,碧匣開潺湲。尚想讀書聲,猶在松樹間。此事已難會,沂水何時還。朗吟蘇仙語,明月下前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