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去封題久不聞,北來數數聽寒暄。
聯鑣太白三千首,擊柝長安十二門。
飛觀凌空天子國,輕帆半日女兒村。
淵明好趣柴桑近,官職高卑未要論。
寄范都廂。宋代。林亦之。 南去封題久不聞,北來數數聽寒暄。聯鑣太白三千首,擊柝長安十二門。飛觀凌空天子國,輕帆半日女兒村。淵明好趣柴桑近,官職高卑未要論。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學可,號月漁,一號網山。林光朝高弟,繼光朝講學于莆之紅泉。趙汝愚帥閩,薦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論語考工記》、《毛詩莊子解》、《網山集》等。 ...
林亦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學可,號月漁,一號網山。林光朝高弟,繼光朝講學于莆之紅泉。趙汝愚帥閩,薦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論語考工記》、《毛詩莊子解》、《網山集》等。
吳條聞來自婁東同泛舟錦峰飲于瞿園小閣。清代。侯開國。 乘興同移書畫船,名園步步許流連。松林礙日常疑雨,鳥道穿云欲上天。山勢北來當小閣,湖波南望接平田。酒闌無限滄桑感,話著開元各泫然。
相見歡 深秋。近現代。羅錦堂。 長空大雁飛忙。晚煙蒼。片片池塘荷葉、半枯黃。獨行慣,有誰伴,夜生涼。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宿江樓。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舟次三水寄竹泉上人。宋代。李震。 片云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寓淮北行府呈公相。明代。唐之淳。 府第雄深出圣裁,濠城北面接魚臺。恩波正比淮流遠,瑞靄多從禁國來。周室藩邦基百世,漢家戚里近三臺。金魚玉帶親調膳,日對南山舉壽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