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知求道,冀保衰朽質。金闕勞仰望,玉經探秘密。
嘗聞造化理,虛靜乃不屈。又聞棲真士,幽處遁荊蓽。
深藏雖混同,安養自誠一。廣采與博訪,未遇敢懷佚。
誦經期萬遍,掩卷復開帙。才能簡思慮,了不見象物。
誰將林泉屨,易取塵土紱。渠意良有得,吾曹又何失。
愛君氣容和,忻樂不在瑟。得鼎必全神,逢丹可換骨。
方蓬達去路,寰海空白日。愿開循循誨,靈臺非縝栗。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 其四。宋代。呂陶。 平生知求道,冀保衰朽質。金闕勞仰望,玉經探秘密。嘗聞造化理,虛靜乃不屈。又聞棲真士,幽處遁荊蓽。深藏雖混同,安養自誠一。廣采與博訪,未遇敢懷佚。誦經期萬遍,掩卷復開帙。才能簡思慮,了不見象物。誰將林泉屨,易取塵土紱。渠意良有得,吾曹又何失。愛君氣容和,忻樂不在瑟。得鼎必全神,逢丹可換骨。方蓬達去路,寰海空白日。愿開循循誨,靈臺非縝栗。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鈞,號凈德。仁宗皇祐間進士。神宗熙寧三年舉制科,對策枚數王安石新法之過,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黨蔡確、韓縝、張璪、章惇等。累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哲宗親政,知陳州。坐元祐黨奪職,責衡州居住。徽宗立,復集賢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凈德集》。 ...
呂陶。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鈞,號凈德。仁宗皇祐間進士。神宗熙寧三年舉制科,對策枚數王安石新法之過,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黨蔡確、韓縝、張璪、章惇等。累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哲宗親政,知陳州。坐元祐黨奪職,責衡州居住。徽宗立,復集賢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凈德集》。
八寶妝。清代。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須為儷燕逑鶯,鬧紅劫苦,玉天行復驂鳳。悔如許、窄衫小鬢,竟遲誤、珍珠恩寵。漫魂望、家山一慟。斷蕪千里斜陽送。嘆阿母將歸,誰攜麥飯清明壟。
不作人間第二流。。何永沂。 溪水清清順勢流,敢來借雪數風流?醫、詩、文卻知吾在,不作人間第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