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憂民意,過于民自憂。
一麾常慎選,八使更親求。
車馬皆新賜,江山半舊游。
蠻旌飄后騎,水駑下仙舟。
貧愛憐吾道,寬思雪楚囚。
莫忘相送處,村店凍溪頭。
送王國博赴江南提刑。宋代。魏野。 圣主憂民意,過于民自憂。一麾常慎選,八使更親求。車馬皆新賜,江山半舊游。蠻旌飄后騎,水駑下仙舟。貧愛憐吾道,寬思雪楚囚。莫忘相送處,村店凍溪頭。
(960—1020)陜州陜縣人,字仲先,號草堂居士。不求仕進,自筑草堂,彈琴賦詩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陰,與表兄李瀆同被舉薦,上表以病辭,詔州縣常加存撫。與王旦、寇準友善,常往來酬唱。為詩精苦,有唐人風格,多警策句。有《東觀集》、《草堂集》。 ...
魏野。 (960—1020)陜州陜縣人,字仲先,號草堂居士。不求仕進,自筑草堂,彈琴賦詩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陰,與表兄李瀆同被舉薦,上表以病辭,詔州縣常加存撫。與王旦、寇準友善,常往來酬唱。為詩精苦,有唐人風格,多警策句。有《東觀集》、《草堂集》。
留云安驛詩。。郭印。 孤館幽幽一境清,晝長無事亦無營。睡頻推枕仍重起,坐久拋書卻再行。靜看檐頭蛛結網,細聽屋角鳥翻聲。閒邊日月元如此,須信人間有赤城。
題喻彌陀接待院。宋代。釋寶曇。 作成寶缽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
雜詩九首 其七。明代。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牛羊牧其巔,淩藉日繽紛。生存華屋居,嬪妾從如云。一朝寱重泉,貴賤何由分。龐公困隴畝,耕稼良已勤。誰知千載后,史冊播馀芬。
昆侖頂上放歌。。馮其庸。 三上昆侖意更賒,最高峰頂望中華。神州處處多佳氣,目盡青天到海涯。
挽潘守 其三。宋代。林希逸。 鄉(xiāng)閭扶杖久,早歲譽兵間。誰信白頭叟,能柔赤腳蠻。人言勞不報,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