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廣聞(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賜名佛智,號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從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廣利禪寺。十一年,住凈慈報恩光孝禪寺。寶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靈隱禪寺。四年,住徑山興圣萬壽禪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廣聞禪師語錄》,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銘》。 釋廣聞詩,以輯自《語錄》者及其中單編之詩依原卷次編為兩卷。 ...
釋廣聞。 釋廣聞(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賜名佛智,號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從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廣利禪寺。十一年,住凈慈報恩光孝禪寺。寶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靈隱禪寺。四年,住徑山興圣萬壽禪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廣聞禪師語錄》,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銘》。 釋廣聞詩,以輯自《語錄》者及其中單編之詩依原卷次編為兩卷。
錄汴梁宮人語十九首 其七。金朝。楊奐。 仁壽生辰節,君王進玉卮。壽棚兼壽表,留待北還時。
仲夏過紅橋阻雨次日尋幽至暮 其二。清代。戴亨。 陰云留過客,攜雨到柴門。杯酒謀鄰叟,園蔬乞近村。深燈連曙柝,幽夢繞山樊。自古唯蕭索,方知重友倫。
水龍吟。兩漢。佚名。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云月轉,朱絲網徐在,語笑拋球樂。繡袂風翻鳳舉,轉星眸、柳腰柔弱。頭籌得勝,歡聲近地,光容約。滿座佳賓,喜聽仙樂,交傳觥爵。龍吟欲罷,彩云搖曳,相將歸去寥廓。
綺羅香 秋柳。清代。杜貴墀。 斷檻扶慵,危橋倚困,日日無情煙雨。舊識蕭娘,不是者般眉嫵。直瘦到、金縷衣寬,斷魂比、玉門關苦。念漂萍、泊絮都非,斜陽空付亂蟬語。年年嘶馬陌上,看一般憔悴,無聊張緒。草草繁華,枉了浪搖顛舞。殘月寺鐘外愁來,曉風岸,酒邊人去。便饒是,吹斷情絲,也還留恨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