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顏似松杉老,齋飯味知泉石多。
我不能茶有風冷,愛山成癖欠消磨。
游惠山觀第二泉。宋代。曹彥約。 僧人顏似松杉老,齋飯味知泉石多。我不能茶有風冷,愛山成癖欠消磨。
曹彥約(1157~1228)南宋大臣。字簡甫,號昌谷,南康軍都昌(今屬江西)人。淳熙八年進士。曾從朱熹講學,后受人之召,負責漢陽軍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漢陽軍。后累官寶謨閣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為湖南轉運判官,鎮壓郴州(今湖南郴縣)瑤民起義,后任利州路(今屬陜西)轉運判官兼知利州,發漕司儲糧減價糶與饑民、通商蠲稅,并論兵柄財權并列之弊。寶慶元年,擢為兵部侍郎,遷禮部侍郎,不久又授為兵部尚書,力辭不拜,后以華文閣學士致仕,卒謚“文簡”。 ...
曹彥約。 曹彥約(1157~1228)南宋大臣。字簡甫,號昌谷,南康軍都昌(今屬江西)人。淳熙八年進士。曾從朱熹講學,后受人之召,負責漢陽軍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漢陽軍。后累官寶謨閣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為湖南轉運判官,鎮壓郴州(今湖南郴縣)瑤民起義,后任利州路(今屬陜西)轉運判官兼知利州,發漕司儲糧減價糶與饑民、通商蠲稅,并論兵柄財權并列之弊。寶慶元年,擢為兵部侍郎,遷禮部侍郎,不久又授為兵部尚書,力辭不拜,后以華文閣學士致仕,卒謚“文簡”。
詠柳。唐代。薛逢。 弱植驚風急自傷,暮來翻遣思悠揚。曾飄紫陌隨高下,敢拂朱闌競短長。縈砌乍飛還乍舞,撲池如雪又如霜。莫令岐路頻攀折,漸擬垂陰到畫堂。
滿江紅 述懷。清代。吳綃。 陵谷紛紜,魚龍混、一江春漲。回首處、平生孤介,弱軀多恙。盼望云霄凡骨重,寸心常鎖雙尖上。閉深閨、棲處似鷦鷯,齊眉餉。行樂事,全拋漾。琴書好,休題唱。但夢吟殘罷,閑愁醞釀。癡想蓬萊弱水隔,難求縮地壺公杖。嘆風風雨雨度馀年,凄涼狀。
徐惟得沖漠齋又題八絕 其二 白云洞。明代。胡應麟。 石洞蒼茫閉水簾,碧窗云冷玉龍潛。不妨行雨邀巫峽,猶記為霖出傅巖。
和先師宏智和尚五轉位頌·匣里青蛇吼。宋代。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金剛隨機無盡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宋代。釋印肅。 庾嶺問南能,踏碓到三更。誰知憨俗漢,紹祖列傳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