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疏器。五歲稟慈訓,憤悱讀書志。
七歲辨聲律,勤苦會詩賦。九歲執公卷,倜儻干名意。
乞薦鄉老書,幸會春官試。折桂愧巍峨,依蓮何氣味。
性拙絕不佞,才短無馀地。前年會知己,薦章實非據。
寧見民說平,空荷君恩寄。瞿唐抵巴渝,往來名攬轡。
孤舟一水中,艱險實可畏。群操百丈牽,臨難無茍避。
濆向江底發,水在石中沸。槌鼓稱打寬,系紉呼下緯。
善惡胡可分,死生何足諱。騎衡與垂堂,非不知前喻。
臨淵與履冰,非不知深慮。我今縻搢紳,善地誰人致。
城狐與社鼠,巧佞誰從庇。奴顏與婢膝,丑直誰從媚。
妻兒夐限越,容顏幾憔悴。致身霄漢人,呃嚱盡賢智。
自喻。宋代。王周。 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疏器。五歲稟慈訓,憤悱讀書志。七歲辨聲律,勤苦會詩賦。九歲執公卷,倜儻干名意。乞薦鄉老書,幸會春官試。折桂愧巍峨,依蓮何氣味。性拙絕不佞,才短無馀地。前年會知己,薦章實非據。寧見民說平,空荷君恩寄。瞿唐抵巴渝,往來名攬轡。孤舟一水中,艱險實可畏。群操百丈牽,臨難無茍避。濆向江底發,水在石中沸。槌鼓稱打寬,系紉呼下緯。善惡胡可分,死生何足諱。騎衡與垂堂,非不知前喻。臨淵與履冰,非不知深慮。我今縻搢紳,善地誰人致。城狐與社鼠,巧佞誰從庇。奴顏與婢膝,丑直誰從媚。妻兒夐限越,容顏幾憔悴。致身霄漢人,呃嚱盡賢智。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乾道四明圖經》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
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乾道四明圖經》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秋懷。唐代。閻寬。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寧知心有違。
臺郡八景。宋代。章甫。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初至襄陽與熊心開總理夜話。。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獻姚石甫先生即以贈別 其二。清代。龍啟瑞。 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時。夢猶京闕戀,歸為友朋遲。黃葉聲中酒,蒼葭閣上詩。東瀛一回首,揮涕萬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