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史失古法,赤刀有遺書。經毀秦漢后,器追禹夏初。
古人不吾接,有感誰與袪。尚憐盲左生,文字記魯壺。
哀哉泗水沒,不復知鬼魖。英英華省郎,捃摭收遺馀。
異書人不識,善本手自摸。壁中發科斗,海底出珊瑚。
篆籀既識職,鐘鼎各應圖。要當知百世,何止舉一隅。
似逢東里生,張華與之俱。談傾河海江,下卷鄭白渠。
我老塵埃中,牒訴慘不舒。思陪種柳潛,愿逐耦耕沮。
錦囊不應開,欲和聊復徐。頗憐平生心,用意真僻儒。
識字恨不博,塊焉無與虞。圖書許借否,髯滕意何如。
莫作驪龍仙,靳吝五色珠。鴟夷或未辦,當奉酒一盂。
次韻滕子濟禮部考古圖。宋代。趙鼎臣。 蒼史失古法,赤刀有遺書。經毀秦漢后,器追禹夏初。古人不吾接,有感誰與袪。尚憐盲左生,文字記魯壺。哀哉泗水沒,不復知鬼魖。英英華省郎,捃摭收遺馀。異書人不識,善本手自摸。壁中發科斗,海底出珊瑚。篆籀既識職,鐘鼎各應圖。要當知百世,何止舉一隅。似逢東里生,張華與之俱。談傾河海江,下卷鄭白渠。我老塵埃中,牒訴慘不舒。思陪種柳潛,愿逐耦耕沮。錦囊不應開,欲和聊復徐。頗憐平生心,用意真僻儒。識字恨不博,塊焉無與虞。圖書許借否,髯滕意何如。莫作驪龍仙,靳吝五色珠。鴟夷或未辦,當奉酒一盂。
[約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衛城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徽宗建中靖國初前后在世。工詩,才氣飄逸,記問精博。自號葦溪翁。元佑間進士。紹圣中,登宏詞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鄧州。召為太府卿。嘗往來大名、真定間,與蘇軾、王安石諸人交好,相與酬倡,故所作具有門逕,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孫綱立刊於復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則僅存竹隱畸士集二十卷,《四庫總目》系輯搜所成。 ...
趙鼎臣。 [約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衛城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徽宗建中靖國初前后在世。工詩,才氣飄逸,記問精博。自號葦溪翁。元佑間進士。紹圣中,登宏詞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鄧州。召為太府卿。嘗往來大名、真定間,與蘇軾、王安石諸人交好,相與酬倡,故所作具有門逕,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孫綱立刊於復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則僅存竹隱畸士集二十卷,《四庫總目》系輯搜所成。
贈王廣文還馀姚四首時廣文以徵其伯父陽明先生像贊至 其四。明代。林大春。 五岳年來夢已虛,憑君猶自憶匡廬。歸途倘過東林社,好寄淵明一紙書。
李廷臣通判蔡州。宋代。梅堯臣。 來路青青草,隨君去未休。亦將離思遠,還共翠心抽。細藉車輪穩,薰牽野蔓柔。王孫歸不久,冉冉莫經秋。
同樊潤州游郡東山。唐代。皇甫冉。 北固多陳跡,東山復盛游。鐃聲發大道,草色引行騶。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賀新郎二首 其一。清代。項鴻祚。 夢斷霓裳闋,是天風、忽然吹下,廣寒宮闕。銀浦流云三萬頃,誤了兩番游歷。問靈藥、偷來何益?青女素娥齊掩泣,痛文簫、不上神仙籍。明鏡碎,寶釵折。星房想更添愁絕,望人間、霜零刺骨,雨飛成血。縱有羲和知此意,一夜玻璃敲缺。已難抵、今生離別。回首玉京樓十二,剩年年、淚灑關山月。千古恨,幾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