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達磨度蘆處,今日如來成道時。此處此時聊贈別,不求佛祖是男兒。
臘月八日送塵禪者往長蘆。宋代。饒節。 當年達磨度蘆處,今日如來成道時。此處此時聊贈別,不求佛祖是男兒。
撫州臨川人,字德操,號倚松道人。曾為曾布客,后投書曾布論新法是非,不合,遂落發為僧,更名如璧。初在靈隱,晚主襄陽天寧寺。以博學能文見稱,尤長于詩。有《倚松老人集》。 ...
饒節。 撫州臨川人,字德操,號倚松道人。曾為曾布客,后投書曾布論新法是非,不合,遂落發為僧,更名如璧。初在靈隱,晚主襄陽天寧寺。以博學能文見稱,尤長于詩。有《倚松老人集》。
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 其五。宋代。王炎。 清風峽里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靜聽。秋桂秋蘭在深谷,更堪鼻觀挹幽馨。
中書侍郎傅公挽詞 其二。宋代。范祖禹。 洛社瞻賢躅,書筵繼老成。聲容陪夙昔,論議想平生。節與盤山峻,名隨沇水清。草堂空舊隱,松月為誰明。
行樂。。沈明臣。 行樂湖南樹,清陰為颯然。微風荷葉上,乳燕杖藜前。草合幽人路,花深病客天。所知良可待,獨往信孤煙。
春日閒居三首 其一。明代。王立道。 我本陸沈久,幽棲意自宜。心清知俗遠,地僻訝春遲。種竹先留徑,移花欲傍池。門前剡溪棹,來往更無期。
題大姚山圖三首 其二。宋代。米友仁。 老年尚喜管城子,更愛好山江上青。武林秋高曉欲雨,正若此畫云冥冥。
題畫冊一十二首 其十二。。孫承恩。 云里古寺深,寒威凜毛發。蹇驢踏山徑,不憚溪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