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下西谷,松門斂馀暉。蕭蕭征馬鳴,客子來者誰。
故人田子方,六月并州歸。崎嶇千里道,問子來何為。
君命不俟駕,詎敢辭炎曦。禪庭梵唄歇,軟語同逶迤。
梧桐掛涼月,清潤含裳衣。人生實萍梗,同附一渺瀰。
驚風或暫先,波定還相依。昔我在南兗,識君英妙時。
軒軒勇氣節,凜凜如熊羆。聲名固已早,時命殊淹遲。
今茲向魏闕,驥足將騰夷。圣君隆至治,諫諍求瑕玼。
嘗聞至人語,子可補拾遺。一言開堯聰,四海風俗移。
無為外重失,蹇諤當自持。贈言古者事,吾豈忘前規。
與田承君宗丞話舊。宋代。釋道潛。 赤日下西谷,松門斂馀暉。蕭蕭征馬鳴,客子來者誰。故人田子方,六月并州歸。崎嶇千里道,問子來何為。君命不俟駕,詎敢辭炎曦。禪庭梵唄歇,軟語同逶迤。梧桐掛涼月,清潤含裳衣。人生實萍梗,同附一渺瀰。驚風或暫先,波定還相依。昔我在南兗,識君英妙時。軒軒勇氣節,凜凜如熊羆。聲名固已早,時命殊淹遲。今茲向魏闕,驥足將騰夷。圣君隆至治,諫諍求瑕玼。嘗聞至人語,子可補拾遺。一言開堯聰,四海風俗移。無為外重失,蹇諤當自持。贈言古者事,吾豈忘前規。
釋道潛,本名曇潛,號參寥子,賜號妙總大師。俗姓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續骫骳說》)。一說姓何,于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咸淳臨安志》卷七○)。幼即出家為僧,能文章,尤喜為詩。與蘇軾、秦觀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紹圣間,蘇軾貶海南,道潛亦因詩獲罪,責令還俗。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曾肇為之辯解,復為僧。崇寧末歸老江湖。其徒法穎編有《參寥子詩集》十二卷,行于世。 ...
釋道潛。 釋道潛,本名曇潛,號參寥子,賜號妙總大師。俗姓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續骫骳說》)。一說姓何,于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咸淳臨安志》卷七○)。幼即出家為僧,能文章,尤喜為詩。與蘇軾、秦觀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紹圣間,蘇軾貶海南,道潛亦因詩獲罪,責令還俗。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曾肇為之辯解,復為僧。崇寧末歸老江湖。其徒法穎編有《參寥子詩集》十二卷,行于世。
送陳給事中赴湖廣參議。明代。李舜臣。 秋高憑遠色,為送武昌行。畫省名原重,參藩位不輕。江樓千里目,湘竹四時情。試發郢中倡,應希和者聲。
下皋俱樂亭扁 其十。明代。黃仲昭。 瀟灑林亭僅數椽,包羅風景迥無邊。夜來微雨兼秋至,徹骨清寒疑欲仙。
詠青溪石壁。宋代。陳與義。 青溪宜曉日,曲處千丈晦。天開蒼石屏,影落西村外。虛無元氣立,明滅河漢對。人行崢嶸下,鳥急浩蕩內。向來千萬峰,瑣細等蓬塊。老夫倚杖久,三嘆造物大。惜哉太史公,意短遺此快。更欲訪野人,窮探視其背。
涼。。弘歷。 春雨既優沾,望晴人盡同。朝來徂云凈,樹杪吹涼風。一慰復一慮,新麥正芃芃。過寒生理妨,踟躕意無悰。可知為農憂,循環無始終。
寓城西精舍贈洞文上人。清代。李鍇。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一素亭和見素韻二首 其一。明代。鄭岳。 千卷儲書作墨莊,夢隨春草到池塘。涓涓碧井分仙社,面面青峰隔女墻。丹桂燕山多異種,金砂樵谷有遺方。接?倒著閒臨水,照見?鬖發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