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宋泉州永春人,字體仁,號休齋,一號弱翁。高宗紹興十二年進士。授臺州判官。歷知循州、賀州。與秦檜子秦熺同榜進士,檜當軸,同年多以攀援致通顯,知柔獨不阿附。解官歸,主管沖祐觀。有《易本旨》、《春秋義例》、《易大傳》、《易圖》、《詩聲譜》、《論語后傳》等。 ...
陳知柔。 (?—1184)宋泉州永春人,字體仁,號休齋,一號弱翁。高宗紹興十二年進士。授臺州判官。歷知循州、賀州。與秦檜子秦熺同榜進士,檜當軸,同年多以攀援致通顯,知柔獨不阿附。解官歸,主管沖祐觀。有《易本旨》、《春秋義例》、《易大傳》、《易圖》、《詩聲譜》、《論語后傳》等。
初到梅花莊口占寄諸法侶 其二。明代。釋今但。 煙嵐重疊數峰紆,阡陌相連百畝馀。陌外溪流鐵橋水,尋常策杖意多舒。
挽左司江公 其三。。許景衡。 憲府叨新渥,京華會卜居。迂疏慚瑣瑣,許與獨渠渠。酬唱看遺墨,漂零送輤車。他年桐水上,雪涕更躊躇。
玉樓春。。汪東。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家一語味深長,只有懶人無懶地。
嬴惠庵十景詩為鄧元宇將軍賦 其四 石竇泉香。明代。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城南林園避暑示道友。宋代。張方平。 不必山林遠,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月,高客共琴樽。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