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灘頭多蛤子,太陽一出口俱開。平生肝膽雖然露,狡鶻何曾逐臭來。
頌古十九首 其十三。宋代。釋法全。 七里灘頭多蛤子,太陽一出口俱開。平生肝膽雖然露,狡鶻何曾逐臭來。
釋法全(一一一四~一一六九),號(hào)無庵,俗姓陳,姑蘇(今江蘇蘇州)人。先從道川出家,后依佛智。初說法于宜黃之臺(tái)山,移白楊西華。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居虎巖寺,后主湖州道場(chǎng)。乾道五年卒,年五十六。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禪師法嗣。《嘉泰普燈錄》卷一九、《五燈會(huì)元》卷二○、元至正《昆山郡志》卷五有傳。今錄詩二十首。 ...
釋法全。 釋法全(一一一四~一一六九),號(hào)無庵,俗姓陳,姑蘇(今江蘇蘇州)人。先從道川出家,后依佛智。初說法于宜黃之臺(tái)山,移白楊西華。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居虎巖寺,后主湖州道場(chǎng)。乾道五年卒,年五十六。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禪師法嗣。《嘉泰普燈錄》卷一九、《五燈會(huì)元》卷二○、元至正《昆山郡志》卷五有傳。今錄詩二十首。
次韻舍弟江上。宋代。王安石。 岸紅歸欲稠,渚綠合猶晚。晴沙上屐輕,暖水隨帆遠(yuǎn)。吹波戲魚動(dòng),掠葉飛禽返。著意覓幽蹊,桃花悞劉阮。
白皦春辭。明代。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
哲人萎矣棟梁傾,回首西風(fēng)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過客短長亭。
手扶紅日名猶在,身就黃粱夢(mèng)不醒。記取汾陽舊勛業(yè),紫薇留種繼芳馨。
挽卜憐吉歹河南王。。陳益稷。 哲人萎矣棟梁傾,回首西風(fēng)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過客短長亭。手扶紅日名猶在,身就黃粱夢(mèng)不醒。記取汾陽舊勛業(yè),紫薇留種繼芳馨。
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宋代。劉克莊。 公丞赤地饑荒后,一念通天立致和。永日庭中私謁少,豐年陌上醉人多。更生昔忝陪藜杖,臣甫今寧想玉珂。益郡樂歌何足擬,要書善政續(xù)歸禾。
李中令挽詞二首 其一。宋代。宋祁。 家賜齊侯履,人推郤縠文。結(jié)婚榮外館,謀帥得中軍。盛集追園蓋,遒章托隴云。不圖新渚畔,更作死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