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皆望東,三才同面離。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兒。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須辨方位,乃識窮陬維。
自從學校廢,俗敝柏梁詩。
英才陸沈盡,卓犖非無資。
下車眾皆悅,茍且遂成癡。
混澒聲一概,沈痼星千期。
天生紫陽子,纓冠而救之。
萬類始根理,六經初有師。
立心辨邪正,成德在勤嬉。
曾參作門戶,夫子為根涯。
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
敬義貫心筠,德業暢根枝。
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
不從灑掃起,何以為類推。
群居不及義,游宴日相追。
失學莫此甚,一成而百隳。
時文筑衰末,不直埋馬帷。
六經不勤讀,學荒身亦危。
二劉與三蔡,相牖如塤篪。
師門賴有嗣,流澤今未衰。
子孫欲不墜,祖訓勤奉持。
不失伯牙心,不患無子期。
云莊勸學。宋代。陳普。 百川皆望東,三才同面離。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兒。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要須辨方位,乃識窮陬維。自從學校廢,俗敝柏梁詩。英才陸沈盡,卓犖非無資。下車眾皆悅,茍且遂成癡。混澒聲一概,沈痼星千期。天生紫陽子,纓冠而救之。萬類始根理,六經初有師。立心辨邪正,成德在勤嬉。曾參作門戶,夫子為根涯。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敬義貫心筠,德業暢根枝。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不從灑掃起,何以為類推。群居不及義,游宴日相追。失學莫此甚,一成而百隳。時文筑衰末,不直埋馬帷。六經不勤讀,學荒身亦危。二劉與三蔡,相牖如塤篪。師門賴有嗣,流澤今未衰。子孫欲不墜,祖訓勤奉持。不失伯牙心,不患無子期。
陳普。 陳普,字尚德,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寧德二十都石堂(今屬蕉城區虎貝鄉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其鑄刻漏壺為世界最早鐘表之雛形。
又題伍相廟。。周南。 廢堞披榛舊,羈臥畢命心。江湖吞故壑,貌相匪斯今。激烈功名在,低徊歲月深。胥門沙衍淺,碑首未應沉。
雙廟懷古。元代。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蔽遮不使前,恢復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雖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最難結眾心,存歿匪石轉。彼蒼畀全節,誰為落賊便。已矣君不忘,握爪掌為穿。竟能濟中興,淮海了清奠。至今忠烈氣,皎皎白日貫。賀蘭觀成敗,不飲浮屠箭。殺亡計多寡,此論誠可辨。我來拜遺像,凜對如生面。乞靈激懦衷,剸決剛同鍊。朔風吹樹聲,尚想登陴戰。暮倚暈月城,悲歌淚如霰。
自太湖至省宿茶鋪嶺。明代。王澤。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開。松聲一枕落,茅屋萬山堆。愁豈掃能去,春還遲不來。思親今夜夢,已近半程回。
采桑子 其二。。趙文漪。 春光暗把流年換,休解相思。紅豆開時。好趁東風折一枝。云涯望里長干路,乍怯單衣。細雨霏微。舊日池臺燕未歸。
臨江仙 懷辰州教授趙學舟。宋代。張炎。 一點白鷗何處去,半江潮落沙虛。淡黃柳上月痕初。遐觀情悄悄,凝想步徐徐。每一相思千里夢,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問何如。如何休寄雁,難寫絕交書。
鄧端友臨要閣五首 其三。宋代。陳淵。 誰家多竹門可款,臨要閣前沙岸傍。謾道薰風能解慍,正應蒼玉自生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