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皆望東,三才同面離。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兒。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須辨方位,乃識窮陬維。
自從學校廢,俗敝柏梁詩。
英才陸沈盡,卓犖非無資。
下車眾皆悅,茍且遂成癡。
混澒聲一概,沈痼星千期。
天生紫陽子,纓冠而救之。
萬類始根理,六經初有師。
立心辨邪正,成德在勤嬉。
曾參作門戶,夫子為根涯。
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
敬義貫心筠,德業暢根枝。
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
不從灑掃起,何以為類推。
群居不及義,游宴日相追。
失學莫此甚,一成而百隳。
時文筑衰末,不直埋馬帷。
六經不勤讀,學荒身亦危。
二劉與三蔡,相牖如塤篪。
師門賴有嗣,流澤今未衰。
子孫欲不墜,祖訓勤奉持。
不失伯牙心,不患無子期。
云莊勸學。宋代。陳普。 百川皆望東,三才同面離。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兒。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要須辨方位,乃識窮陬維。自從學校廢,俗敝柏梁詩。英才陸沈盡,卓犖非無資。下車眾皆悅,茍且遂成癡。混澒聲一概,沈痼星千期。天生紫陽子,纓冠而救之。萬類始根理,六經初有師。立心辨邪正,成德在勤嬉。曾參作門戶,夫子為根涯。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敬義貫心筠,德業暢根枝。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不從灑掃起,何以為類推。群居不及義,游宴日相追。失學莫此甚,一成而百隳。時文筑衰末,不直埋馬帷。六經不勤讀,學荒身亦危。二劉與三蔡,相牖如塤篪。師門賴有嗣,流澤今未衰。子孫欲不墜,祖訓勤奉持。不失伯牙心,不患無子期。
陳普。 陳普,字尚德,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寧德二十都石堂(今屬蕉城區虎貝鄉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其鑄刻漏壺為世界最早鐘表之雛形。
客中遇雪不勝家山之思催晦庵寫詩及書。宋代。趙蕃。 旅枕驟疑風徹屋,曉窗還見雪填渠。梅花未放臘前蕊,雁足渾無別后書。故意誰其哀范叔,倦游身自困相如。贈言故愈綈袍賜,載路何須駟馬車。
次韻吳學錄春日山中雜興七首 其一。明代。陳鎰。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吊古。明代。倫文敘。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別浦春風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客懷正苦風濤惡,況復登臨思轉多。
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 其七。唐代。朱長文。 煙暝重湖日欲明,輕篷遙遞浦前聲。良魚好入深淵去,不為鳴榔取次驚。
報謁徐大雅仁因以題贈三首 其二。宋代。趙蕃。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