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有后先,相去能幾許。鏗轟金鼓聲,見面不得語。
水花來幽香,岸柳過疏雨。登艫各乘風,解帆會聯浦。
閑攜小龍團,睡起就君煮。
與鄭公華自朐山鄰舟行。宋代。鮑慎由。 舟行有后先,相去能幾許。鏗轟金鼓聲,見面不得語。水花來幽香,岸柳過疏雨。登艫各乘風,解帆會聯浦。閑攜小龍團,睡起就君煮。
宋處州龍泉人,字欽止。哲宗元祐六年進士。嘗從王安石學,又親炙蘇軾。為文汪洋閎肆,詩尤高妙。徽宗召對,除工部員外郎。歷知明州、海州,奉祠,卒年五十六。嘗注杜甫詩,有《夷白堂小集》。 ...
鮑慎由。 宋處州龍泉人,字欽止。哲宗元祐六年進士。嘗從王安石學,又親炙蘇軾。為文汪洋閎肆,詩尤高妙。徽宗召對,除工部員外郎。歷知明州、海州,奉祠,卒年五十六。嘗注杜甫詩,有《夷白堂小集》。
聽簡上人吹蘆管三首。唐代。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吹到耳邊聲盡處,一條絲斷碧云心。月落江城樹繞鴉,一聲蘆管是天涯。分明西國人來說,赤佛堂西是漢家。
錢江歸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峽危疑五丁,石削強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險禽鳥稀,氣盛魚龍養。乾坤渺一身,陡覺心神暢。碧血認孤墳,千秋結遐想。歷歷平江堡,昔年資保障。犀軍射潮跡,滅沒勞揣象。夕陽崦嵫下,皓月海門上。沿洄溯前川,漁歌厲清響。
訪顧朗生不遇。明代。皇甫汸。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寧知牽世網,未果謝人群。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云。非關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晚飯太塘嶺緣隱庵。清代。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送林丈內艱南還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