菣可為炙啖,博哉釋草儒。奈何騷人詠,不與蘭茝俱。
青青發陳荄,嫩勝稊生枯。面柔似張禹,氣冽如申屠。
忽逢易牙口,一日登君廚。君兄昔在日,作事太廉隅。
宦游三十年,不治一室蕪。嘗載米之郡,政如置水盂。
不義獲八珍,棄之猶堇荼。相對話終日,茗椀無鹽酥。
見客惟恐遲,遇飯不擇粗。無食但有名,窮不亦宜乎。
我本寒素士,臥雪袁司徒。臭味偶相似,豈是敦薄夫。
見君食蒿醬,取嘲于仕途。和君蒿醬詩,缊袍隨衣狐。
詩醬兩情苦,此債無由逋。蒿荻無棄材,奈此蒼松株。
何當列铏甕,一依饗禮圖。唯聞廣廷樂,不見轅門鈇。
此日雖無醬,猶堪養羸軀。
復次韻二首 其二。金朝。麻九疇。 菣可為炙啖,博哉釋草儒。奈何騷人詠,不與蘭茝俱。青青發陳荄,嫩勝稊生枯。面柔似張禹,氣冽如申屠。忽逢易牙口,一日登君廚。君兄昔在日,作事太廉隅。宦游三十年,不治一室蕪。嘗載米之郡,政如置水盂。不義獲八珍,棄之猶堇荼。相對話終日,茗椀無鹽酥。見客惟恐遲,遇飯不擇粗。無食但有名,窮不亦宜乎。我本寒素士,臥雪袁司徒。臭味偶相似,豈是敦薄夫。見君食蒿醬,取嘲于仕途。和君蒿醬詩,缊袍隨衣狐。詩醬兩情苦,此債無由逋。蒿荻無棄材,奈此蒼松株。何當列铏甕,一依饗禮圖。唯聞廣廷樂,不見轅門鈇。此日雖無醬,猶堪養羸軀。
(1183—1232)易州人,初名文純,字知幾。幼穎悟,善草書,能詩,號神童。弱冠入太學,有文名。博通《五經》,尤長于《易》、《春秋》。宣宗興定末,試開封府,詞賦得第二名,經義居魁首,廷試,以誤落第。后以薦賜進士,授太常寺太祝,遷應奉翰林文字。天興元年,避兵確山,為蒙古兵所俘,病死廣平。 ...
麻九疇。 (1183—1232)易州人,初名文純,字知幾。幼穎悟,善草書,能詩,號神童。弱冠入太學,有文名。博通《五經》,尤長于《易》、《春秋》。宣宗興定末,試開封府,詞賦得第二名,經義居魁首,廷試,以誤落第。后以薦賜進士,授太常寺太祝,遷應奉翰林文字。天興元年,避兵確山,為蒙古兵所俘,病死廣平。
懷賢詩·韓學士菼。清代。徐元文。 矯矯韓學士,高視薄浮壒。寡慮泊無營,立言道所賴。痛飲非徒然,寄賞不在外。物情任回遹,攬古意自泰。心清白雪照,興逸朱霞會。
九曲之游終于星村二首 其二。近現代。施蟄存。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復歸山。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慳。
次韻何茂恭重陽前二日見過。宋代。喻良能。 西風籬落興悠然,秋影橫江雁帖天。短發未成吹帽飲,高吟先贈把茱篇。黃花一笑小重九,青眼相看又四年。欲試煙波釣竿手,南湖同上月明船。
鄭文之許惠烏髭方戲簡。宋代。許及之。 墮甑功名久任緣,形骸老丑孰蚩妍。了知白發關吾事,敢學烏髭趁少年。人謂黃金容可作,君藏鴻寶乃能鉛。一皤正博妻孥笑,許惠良方試與傳。
游靈山二首。宋代。袁燮。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