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叉一狂士,尚得韓愈知。君才百劉叉,知者果其誰。
三隨計吏貢,躡履游京師。文章善變化,不以一律持。
碧海涵萬類,青天行四時。去年高唐別,河柳搖風枝。
今年清明飲,高花見辛夷。茲來又幾日,軍檄忽四馳。
尺書無處寄,相見果何期。白日斗龍蛇,黃塵笳鼓悲。
春風獨無憂,吹花發江湄。一杯送歸雁,萬里寄相思。
懷高圖南。金朝。馬定國。 劉叉一狂士,尚得韓愈知。君才百劉叉,知者果其誰。三隨計吏貢,躡履游京師。文章善變化,不以一律持。碧海涵萬類,青天行四時。去年高唐別,河柳搖風枝。今年清明飲,高花見辛夷。茲來又幾日,軍檄忽四馳。尺書無處寄,相見果何期。白日斗龍蛇,黃塵笳鼓悲。春風獨無憂,吹花發江湄。一杯送歸雁,萬里寄相思。
茌平人,字子卿。劉豫阜昌初,累官翰林學士。嘗考《石鼓》為宇文周時所造。 ...
馬定國。 茌平人,字子卿。劉豫阜昌初,累官翰林學士。嘗考《石鼓》為宇文周時所造。
初冬有事武闈登三山南樓眺望。明代。盧龍云。 一上層樓寓目寬,南中十月只輕寒。千山雨過林仍綠,萬木霜催葉未丹。騎射此時資講武,蒐羅他日備登壇。漢家頗牧頻推轂,須信封侯事不難。
澈庵招游北樓二首。近現代。趙熙。 古寺憑江郭,高樓感眾陰。時危萬里仄,思苦百年深。半醉天難問,多材陸豈沉。迢迢獨行者,珍重呂粱心。
題白龍洞。宋代。趙蕃。 流水疏梅我有詩,偶來重見雪離披。五年不蹋常山路,咫尺寧乖一赴期。
次韻伯承見簡探梅之什且約人日同游城東。宋代。張栻。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東郭枝頭玉雪明,下有清淺溪流橫。新春好趁花前約,莫待飄零空作惡。
同楊應先朱瞻御梁喈林集程散木中秘園亭用瞻御韻。明代。李之世。 冥濛香徑滑,澹雨灑林扃。侵曉方趨省,留賓暫憩亭。花明仙掌露,草帶鳳池青。勝念堪留記,浮蹤幾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