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谷西垠北口南,橫橋過盡見松庵。舊游新夢猶能記,般若真如得遍參。
霜圃擷蔬充早供,石泉煮茗薦馀甘。殘年便擬依僧住,過眼空花久已諳。
佛巖寺。金朝。魏道明。 虎谷西垠北口南,橫橋過盡見松庵。舊游新夢猶能記,般若真如得遍參。霜圃擷蔬充早供,石泉煮茗薦馀甘。殘年便擬依僧住,過眼空花久已諳。
易縣人,字元道,號雷溪子。有詩名。第進士。官終安國軍節度使。晚居雷溪。有《鼎新詩話》。 ...
魏道明。 易縣人,字元道,號雷溪子。有詩名。第進士。官終安國軍節度使。晚居雷溪。有《鼎新詩話》。
燈夕二首呈劉帥。宋代。劉克莊。 士女如云服珥鮮,暫陪獵較亦欣然。清于坡老游杭市,儉似乖崖在劍川。使指何功煩卜夜,遨頭此念可通天。粵人擁道千層看,不見狨鞍三十年。
秋懷。唐代。閻寬。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寧知心有違。
仙姑對奕圖。元代。黃庚。 碧玉花冠素錦裳,對拈棋子費思量。終年不下神仙著,想是蓬萊日月長。
和黃循齋送景正輔戶曹之夔三首。宋代。陽枋。 要路倦登臨,淵明徑好尋。卷收名利幟,揭示圣賢心。明使千家滿,霜從兩鬢侵。逃空三峽客,屬耳聽蛩音。
雙廟懷古。元代。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蔽遮不使前,恢復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雖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最難結眾心,存歿匪石轉。彼蒼畀全節,誰為落賊便。已矣君不忘,握爪掌為穿。竟能濟中興,淮海了清奠。至今忠烈氣,皎皎白日貫。賀蘭觀成敗,不飲浮屠箭。殺亡計多寡,此論誠可辨。我來拜遺像,凜對如生面。乞靈激懦衷,剸決剛同鍊。朔風吹樹聲,尚想登陴戰。暮倚暈月城,悲歌淚如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