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巷仍飛雪,空庭迥絕塵。照窗疑不夜,著樹忽驚春。
枕冷夢魂短,山明天宇新。賦詩分氣象,定有灞陵人。
和詵上人雪詩。金朝。趙沨。 貧巷仍飛雪,空庭迥絕塵。照窗疑不夜,著樹忽驚春。枕冷夢魂短,山明天宇新。賦詩分氣象,定有灞陵人。
東平人,字文孺,號黃山。世宗大定二十二年進士。終禮部郎中。性沖淡,工篆書,時人以比黨懷英,稱“黨趙”。有《黃山集》。 ...
趙沨。 東平人,字文孺,號黃山。世宗大定二十二年進士。終禮部郎中。性沖淡,工篆書,時人以比黨懷英,稱“黨趙”。有《黃山集》。
種竹月馀稍覺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韻慰之 其一。明代。王紱。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囂塵。
端午詞·內廷。宋代。晏殊。 披風別殿地無塵,辟惡靈符自有神。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
送文潛歸因成一絕奉寄。宋代。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恭和御制耕織圖詩 其一。清代。允祥。 歷歷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