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卜筑依林藪,編蓬為門甕為牖。心造羲皇太古前,道傳鄒魯千年后。
隱遁寧非鹖冠流,龍鐘已是龐眉叟。子真谷口自耕巖,中散山陽空鍛柳。
平生視世一浮埃,富貴于身復何有。床上常堆元晏書,尊中滿泛柴桑酒。
興發揮毫黑電飛,粲粲驪珠驚落手。詩成不啻萬人傳,吟罷如聞百靈走。
五岳之中泰華尊,下視群山俱培塿。我因流寓偶相逢,識面便似知心友。
藹然和氣即陽春,徒爾芳妍映衰朽。劇談不了清夜徂,光動文星逼南斗。
人生會合良有時,嘆息歡娛豈能久。起來擊劍為君歌,歌長劍作蛟龍吼。
明朝別去遙相思,渭北江東幾回首。
贈國恕先生客中識面始見如故。元代。朱希晦。 先生卜筑依林藪,編蓬為門甕為牖。心造羲皇太古前,道傳鄒魯千年后。隱遁寧非鹖冠流,龍鐘已是龐眉叟。子真谷口自耕巖,中散山陽空鍛柳。平生視世一浮埃,富貴于身復何有。床上常堆元晏書,尊中滿泛柴桑酒。興發揮毫黑電飛,粲粲驪珠驚落手。詩成不啻萬人傳,吟罷如聞百靈走。五岳之中泰華尊,下視群山俱培塿。我因流寓偶相逢,識面便似知心友。藹然和氣即陽春,徒爾芳妍映衰朽。劇談不了清夜徂,光動文星逼南斗。人生會合良有時,嘆息歡娛豈能久。起來擊劍為君歌,歌長劍作蛟龍吼。明朝別去遙相思,渭北江東幾回首。
溫州樂清人。順帝至正末隱居瑤山,與四明吳主一、蕭臺趙彥銘吟詠雁山中,稱雁山三老。明初薦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朱希晦。 溫州樂清人。順帝至正末隱居瑤山,與四明吳主一、蕭臺趙彥銘吟詠雁山中,稱雁山三老。明初薦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春燈曲 其四。明代。王邦畿。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同袍才俊雕零盡,茍活人間只自嘲。
鵲橋仙 七夕寄外。清代。張玉珍。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人間別后,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春盡夜坐三首。宋代。楊萬里。 病夫說病訴旁人,他自開眉我自顰。後有病夫看病句,不須告欣亦沾巾。
題山水畫四首 其三 歐陽永叔秋聲賦。。劉崧。 群木颯蕭蕭,虛堂坐寂寥。秋聲方永夜,月色自中宵。目倦青編過,眠遲絳蠟消。平生江海志,及此嘆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