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云陰雪晚重重,日入寒蕪塞草空。沂水東回無去翼,天山南斷有哀鴻。
三年遠別交情外,一夜相思客夢中。明日關河對雙淚,祇將幽憤寄秋風。
寄元裕之。元代。麻革。 朔云陰雪晚重重,日入寒蕪塞草空。沂水東回無去翼,天山南斷有哀鴻。三年遠別交情外,一夜相思客夢中。明日關河對雙淚,祇將幽憤寄秋風。
臨晉人,字信之。隱內(nèi)鄉(xiāng)山中,日以作詩為業(yè),教授以終。人稱貽溪先生。有《貽溪集》。 ...
麻革。 臨晉人,字信之。隱內(nèi)鄉(xiāng)山中,日以作詩為業(yè),教授以終。人稱貽溪先生。有《貽溪集》。
曉發(fā)。清代。張問陶。 舟行水氣空,露白晨星小。高樹帶殘鐘,寒煙滅飛鳥。陂田新雨足,茅屋一燈曉。林外桔槔聲,飯牛人語早。
琳老所居植竹發(fā)筍而草茁其傍作詩見寄為賦一。宋代。毛滂。 春風吹瑯玕,夏長蒼龍孫。未見拂云梢,已引鞭驥根。包藏霜雪姿,隱忍苔蘚痕。其傍茁小草,同出東帝恩,恩深草先高,抱籜殊未掀。歲寒兩何如,一笑凝詩魂。
次韻試可同游法王岳寺。宋代。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送呂晦叔赴河陽。宋代。程顥。 曉日都門飐旆旌,晚風鐃吹入三城。知公再為蒼生起,不是尋常刺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