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御八極,虎殿開群經。禮樂煥明制,冠裳粲充庭。
大哉中庸理,純粹復至精。微言盡幽渺,至治通神靈。
內存戒懼功,外有位育能。宋儒闡名義,孔學昭儀刑。
煌煌精一傳,千歲如日星。默契入玄化,沖居澹聰明。
圣心仰熙緝,吾道方施行。微官竊臣從,列侍隨公卿。
恭聞圣賢訓,內顧惕若驚。天顏不盈丈,帝鑒無留形。
雖無獻納權,恐有玷辱情。古來致君術,感格須至誠。
庶幾涓埃力,或使海岳增。作詩戒同志,敢謂此地榮。
經筵聞講中庸有述呈諸寅長。明代。李東陽。 龍飛御八極,虎殿開群經。禮樂煥明制,冠裳粲充庭。大哉中庸理,純粹復至精。微言盡幽渺,至治通神靈。內存戒懼功,外有位育能。宋儒闡名義,孔學昭儀刑。煌煌精一傳,千歲如日星。默契入玄化,沖居澹聰明。圣心仰熙緝,吾道方施行。微官竊臣從,列侍隨公卿。恭聞圣賢訓,內顧惕若驚。天顏不盈丈,帝鑒無留形。雖無獻納權,恐有玷辱情。古來致君術,感格須至誠。庶幾涓埃力,或使海岳增。作詩戒同志,敢謂此地榮。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
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贈別潘稼堂簡討二首 其二。清代。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偈六十九首 其二。宋代。釋道寧。 風攪長空,春云四起。六臂三頭,徒誇唇觜。匝地普天,全非伴侶。等閒拈出與君看,直下分明須薦取。
賦范司馬嘉蓮作。清代。柳是。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只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雙凌芍藥階前艷,并照莢蓉幕里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倍含情。
秭歸屈原墓。。朱帆。 汨水騷人骨,還鄉瘞秭歸。巫山鄰楚女,香澗近明妃。莫道文章顯,須知愿向非。可憐詩共酒,長與世相違。
掬水月在手。宋代。朱淑真。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夏朝同顧九和侍講湛次泉編修應元忠吉士汎舟出西崦游太湖。明代。鄭善夫。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