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十一十二馀,與子握手相歡娛。嚴君視我猶視子,日向庭前問詩禮。
我亦視君如弟兄,夜入同衾晝同起。當時見子已不群,紅顏如玉目有神。
花邊燦燦丹鳳雛,天上矯矯石麒麟。笑予是時尚垂髫,把筆從君弄文翰。
聯翩白馬控只御,出入城中誰不看。我當辭歸君失歡,徘徊欲別良獨難。
別來有懷徒悵望,夢繞秋風沁水寒。杳杳云鴻異鄉縣,十載長安見君面。
昔別未冠今已婚,回憶少年空嘆羨。一官碌碌經三春,二十光陰似飛電。
君有長才未得施,臥龍儀鳳猶棲遲。男兒成名在少壯,感會風云須及時。
人生聚會豈常有,但愿相知不相負。君不見古來金石交,結發寸心期白首。
憶昔行。明代。何景明。 我年十一十二馀,與子握手相歡娛。嚴君視我猶視子,日向庭前問詩禮。我亦視君如弟兄,夜入同衾晝同起。當時見子已不群,紅顏如玉目有神。花邊燦燦丹鳳雛,天上矯矯石麒麟。笑予是時尚垂髫,把筆從君弄文翰。聯翩白馬控只御,出入城中誰不看。我當辭歸君失歡,徘徊欲別良獨難。別來有懷徒悵望,夢繞秋風沁水寒。杳杳云鴻異鄉縣,十載長安見君面。昔別未冠今已婚,回憶少年空嘆羨。一官碌碌經三春,二十光陰似飛電。君有長才未得施,臥龍儀鳳猶棲遲。男兒成名在少壯,感會風云須及時。人生聚會豈常有,但愿相知不相負。君不見古來金石交,結發寸心期白首。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浉河區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宦官劉瑾擅權,何景明謝病歸。劉瑾誅,官復原職。官至陜西提學副使。為“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并稱文壇領袖。其詩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有《大復集》。 ...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浉河區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宦官劉瑾擅權,何景明謝病歸。劉瑾誅,官復原職。官至陜西提學副使。為“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并稱文壇領袖。其詩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有《大復集》。
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遙樓應制。唐代。蘇颋。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圣皇東巡狩,況乃經此都。樓觀紛迤邐,河山幾縈紆。緬懷祖宗業,相繼文武圖。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簫鼓事游娛。
夏日御園閒詠 其五。。弘歷。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行看魚鳥閒來適,坐擁詩書靜里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鉤新月鏡中涵。
居延海樹聞鶯同作。唐代。陳子昂。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寄王繼學二十韻。元代。楊載。 圣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隨日播,公道應時開。負鼎資烹飪,操刀貴剸裁。铦鋒行肯綮,異味合鹽梅。廟議常參決,朝班復共陪。艱難須佽助,豁達遠嫌猜。遺佚聞風起,英豪接踵來。經綸非董賈,辭藻亦鄒枚。在野思羅致,盈庭想轂推。既將龍作友,惡假鴆為媒。走也今留此,公乎可念哉。執竿猶海上,扶耒即巖隈。自守幽人意,寧虞俗子咍。舊游辭玉府,故事憶金臺。落魄江湖阻,蒼茫歲月催。丹心徒耿介,素發已毰毸。勿謂交如水,能忘恥及罍。飛黃當駕馭,猶足異駑駘。
集義齋。魏晉。張載。 小齋新創得新名,大筆標題字勢輕。養勇所期戾孟子,動心那肯詫齊卿。川流有本源源聽,月入容光處處明。此道幾人能仿佛,浪言徒遣俗儒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