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子壁上詩,慨然想見君有奇。甘子避世東墻下,君數顧之何所為。
其日示我一長篇,上傳山西巡撫忠襄蔡公賢。后有論贊三百言,睢陽之烈千古傳。
張君傳如韓退之,附載中軍應都司。凜凜南八好男兒,方伯名與許遠齊。
更有寧武周將軍,闔門戰死無孑遺。感公遺書自憤發,愧死賀蘭不出師。
是時蔡公奉旨已解任,力戰十日,城破自經三立祠。
勞瘠身輕不得死,時盛乃脫鐵甲加公衣。歸家手殺子與妻,再拜尸前經樹枝。
門皂廝養二十余,祠前樹下尸累累。我同林子讀至是,默然無聲淚雨垂。
吏部曰公用人侵我吏,臺省曰公儒者不可使。國是日非士解體,傳中一一詳其事。
乃知張君不獨愛忠臣,能見大計有如此。我翻案上書,明季遺聞多刪除。
林子拍案大叫絕,何人今能為此說。甘子拱手君莫疑,此亦張君之所為。
朝出城西門,甘子送我乘桴行。江風颯颯吹白蘋,石瀨回薄濺衣巾。
悔于南豐不識君。
走筆寄甘健齋轉張曲江明府。明代。魏禧。 甘子壁上詩,慨然想見君有奇。甘子避世東墻下,君數顧之何所為。其日示我一長篇,上傳山西巡撫忠襄蔡公賢。后有論贊三百言,睢陽之烈千古傳。張君傳如韓退之,附載中軍應都司。凜凜南八好男兒,方伯名與許遠齊。更有寧武周將軍,闔門戰死無孑遺。感公遺書自憤發,愧死賀蘭不出師。是時蔡公奉旨已解任,力戰十日,城破自經三立祠。勞瘠身輕不得死,時盛乃脫鐵甲加公衣。歸家手殺子與妻,再拜尸前經樹枝。門皂廝養二十余,祠前樹下尸累累。我同林子讀至是,默然無聲淚雨垂。吏部曰公用人侵我吏,臺省曰公儒者不可使。國是日非士解體,傳中一一詳其事。乃知張君不獨愛忠臣,能見大計有如此。我翻案上書,明季遺聞多刪除。林子拍案大叫絕,何人今能為此說。甘子拱手君莫疑,此亦張君之所為。朝出城西門,甘子送我乘桴行。江風颯颯吹白蘋,石瀨回薄濺衣巾。悔于南豐不識君。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明末清初散文家,與汪琬、侯方域并稱清初散文三大家,與兄際瑞、弟禮合稱寧都三魏,三魏兄弟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岳維屏、彭任等合稱易堂九子。字冰叔,一字叔子,號裕齋。江西寧都人,明末諸生,明亡隱居翠微峰勺庭,人稱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以文會友,傳播其明道理、識時務、重廉恥、畏名義的學說,結納賢豪,以圖恢復。他的文章多頌揚民族氣節人事,表現出濃烈的民族意識。還善于評論古人的業跡,對古人的是非曲直、成敗得失都有一定的見解,著有《魏叔子文集》。 ...
魏禧。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明末清初散文家,與汪琬、侯方域并稱清初散文三大家,與兄際瑞、弟禮合稱寧都三魏,三魏兄弟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岳維屏、彭任等合稱易堂九子。字冰叔,一字叔子,號裕齋。江西寧都人,明末諸生,明亡隱居翠微峰勺庭,人稱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以文會友,傳播其明道理、識時務、重廉恥、畏名義的學說,結納賢豪,以圖恢復。他的文章多頌揚民族氣節人事,表現出濃烈的民族意識。還善于評論古人的業跡,對古人的是非曲直、成敗得失都有一定的見解,著有《魏叔子文集》。
清平樂。元代。郯韶。 湘云微度。六曲朱闌暮。簾外香飄梅子樹。知有王孫索句。誰將瓊琯吹霞。柳花飛過東家。說與門前去馬,斷腸休為琵琶。
與廣州庠友羅道卿同謁倫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隱序后數日賦一絕以速之。明代。張天賦。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仙姑對奕圖。元代。黃庚。 碧玉花冠素錦裳,對拈棋子費思量。終年不下神仙著,想是蓬萊日月長。
燈夕迎紫姑神。宋代。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挽閑閑真人父司徒。宋代。陸文圭。 堂堂遺一老,五福壽而康。系出安仁讕,身居榮祿鄉。春山樵獨隱,晚圃菊尤香。有子知何憾,騎龍下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