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隱翻成大隱媒,終南捷徑近蓬萊。君家草堂獨蕭灑,半占峰南松際開。
草堂松際秋聲里,四壁清暉映烏幾。卷幔朝眠日出高,野鶴孤云祗如此。
孤云野鶴澹忘形,嬴得丘園養性靈。飛騰未應郎官宿,嘉遁猶當處士星。
吟詩作畫多閒放,心跡悠悠古人上。玩宇天空豁遠懷,嘯臺夜雪聞清響。
王門記室舊交情,國子先生若弟兄。清時共逐鹓鸞去,白首誰同鷗鷺盟。
顧余別是滄浪客,蓬蓽相逢即相得。對酒龍門月色秋,放歌雞嶼潮頭白。
壺丘仙墨思紛紛,千里神交寄樹云。坐臥草堂時見畫,知君不羨北山文。
賦高漫士適安堂題于方壺所寄畫。明代。王恭。 小隱翻成大隱媒,終南捷徑近蓬萊。君家草堂獨蕭灑,半占峰南松際開。草堂松際秋聲里,四壁清暉映烏幾。卷幔朝眠日出高,野鶴孤云祗如此。孤云野鶴澹忘形,嬴得丘園養性靈。飛騰未應郎官宿,嘉遁猶當處士星。吟詩作畫多閒放,心跡悠悠古人上。玩宇天空豁遠懷,嘯臺夜雪聞清響。王門記室舊交情,國子先生若弟兄。清時共逐鹓鸞去,白首誰同鷗鷺盟。顧余別是滄浪客,蓬蓽相逢即相得。對酒龍門月色秋,放歌雞嶼潮頭白。壺丘仙墨思紛紛,千里神交寄樹云。坐臥草堂時見畫,知君不羨北山文。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東平路中遇大水。唐代。高適。 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指途適汶陽,掛席經蘆洲。永望齊魯郊,白云何悠悠。傍沿鉅野澤,大水縱橫流。蟲蛇擁獨樹,麋鹿奔行舟。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室居相枕藉,蛙黽聲啾啾。仍憐穴蟻漂,益羨云禽游。農夫無倚著,野老生殷憂。圣主當深仁,廟堂運良籌。倉廩終爾給,田租應罷收。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縱懷濟時策,誰肯論吾謀。
龍澤驛逢錢使君。。嚴嵩。 袁山借寇何由得,鄱水逢君本未期。為政風流應兩郡,懷人云樹總多時。滄江暮雨維舟楫,古驛殘花對酒卮。知己難同嘉會少,孤帆欲別更遲遲。
千里不來。。釋重顯。 不見古君子,因循又隔秋。浮生多自擲,好事更誰留。碧巘高沉月,寒云靜鎖樓。宗雷何處是,白鳥下汀洲。
金壇王叟六十壽之。明代。王世貞。 同是緱山裔,況同花甲周。唯偏金壇隱,獨領瑤池秋。瑤池碧桃若雞卵,更有交梨大于盌。君如欲勒弇嶺名,共策踰輪追穆滿。
春日郊居。明代。何其偉。 出郭愁真破,探春意獨偏。乾坤風物外,消息杏花前。野竹連荒徑,嬌鶯掠舞筵。郊空呈萬匯,幽興亦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