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林烏桕飄殘臈,獨(dú)客關(guān)心漫倚樓。幾處移家驚落葉,十年歸夢在孤舟。
青塘野鳥當(dāng)窗白,積雨寒山卷幔幽。何似董湖高隱處,朝朝巾舄與同游。
次韻答黃嗣杰。明代。王恭。 滿林烏桕飄殘臈,獨(dú)客關(guān)心漫倚樓。幾處移家驚落葉,十年歸夢在孤舟。青塘野鳥當(dāng)窗白,積雨寒山卷幔幽。何似董湖高隱處,朝朝巾舄與同游。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fēng)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fēng)臺清嘯》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fēng)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fēng)臺清嘯》等。
地迥龍江瘴霧開,韝爐篝火萬山摧。鳀人路自朱?出,鹙子經(jīng)隨白馬來。
誰遣狖夷供弩矢,已從驃國起樓臺。天心自欲通中外,力士金牛只費(fèi)材。
新秋感興十二首 其九。清代。毛澄。 地迥龍江瘴霧開,韝爐篝火萬山摧。鳀人路自朱?出,鹙子經(jīng)隨白馬來。誰遣狖夷供弩矢,已從驃國起樓臺。天心自欲通中外,力士金牛只費(fèi)材。
圣老子元姓李。今正是遺風(fēng)起。向他方求出離。明位。從坎暗清涼地。便施仁兼富義。還略敘閑中意。內(nèi)無心真活計。分美。都水火須交濟(jì)。
漁家傲 一首李公求。金朝。王哲。 圣老子元姓李。今正是遺風(fēng)起。向他方求出離。明位。從坎暗清涼地。便施仁兼富義。還略敘閑中意。內(nèi)無心真活計。分美。都水火須交濟(jì)。
送羅永年西歸二首。宋代。楊萬里。 梅莟蒼香邊蹈雪來,杏花雨里帶春回。明朝解纜還千里,今日看花更一杯。
龜山水陸院。宋代。張耒。 院靜步柏影,庭虛聞塔鈴。連龕香慘淡,古榜金青熒。山背負(fù)華殿,淮身朝廣庭。旛花龍護(hù)法,梁棟神扶傾。緬懷開山人,天眼照廢興。一庵檀施集,百堵神鬼驚。支祁萬古穴,石老深潭清。坐令金仙力,鎮(zhèn)此水府靈。我來望春野,高閣近青冥。白發(fā)老比丘,俯僂困逢迎。豈無世外人,燕坐守?zé)o名。重堂百僧會,合有菩薩行。平生一鉢意,長歲百慮更。狂逃不知返,勝地念浮生。
壽上人南游。宋代。宋祁。 拂曉镮鳴月,迎寒毳擁霞。眾香摩詰飯,五葉祖師花。托宿林枝俯,分風(fēng)夕影斜。前期逢晤賞,持對碧云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