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乎!滄海揚塵兮日月盲,神州陸沈兮陵谷崩!
藐孤軍之屹立兮,呼癸呼庚;予憫此孑遺兮,遂息機而寢兵。
方壺圓嶠兮,聊稅駕以埋名;豈神龍魚服兮,罹彼豫且之罾!
予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寸丹為重兮,七尺為輕。
維彼文山兮,亦羈紲于燕京;黃冠故鄉兮,非予心之所欣。
欲慷慨以自裁兮,既束縛而嚴更;學謝公以絕粒兮,奈群諑之相并!
等鴻毛于一擲兮,何難談笑而委形!憶唐臣之嚼齒兮,視鼎鑊其猶冰!
念先人之淺土兮,忠孝無成;翳嗣子于牢籠兮,痛宗祀之云傾!
已矣乎!荀瓊、謝玉亦有時而凋零,予之浩氣兮化為風霆,余之精魂兮化為日星。
尚足留綱常于萬祀兮,垂節義于千齡,夫何分孰為國祚兮孰為家聲!
歌以言志兮,肯浮慕乎箕子之貞;若以擬夫「正氣」兮,或無愧乎先生!
放歌。明代。張煌言。 吁嗟乎!滄海揚塵兮日月盲,神州陸沈兮陵谷崩!藐孤軍之屹立兮,呼癸呼庚;予憫此孑遺兮,遂息機而寢兵。方壺圓嶠兮,聊稅駕以埋名;豈神龍魚服兮,罹彼豫且之罾!予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寸丹為重兮,七尺為輕。維彼文山兮,亦羈紲于燕京;黃冠故鄉兮,非予心之所欣。欲慷慨以自裁兮,既束縛而嚴更;學謝公以絕粒兮,奈群諑之相并!等鴻毛于一擲兮,何難談笑而委形!憶唐臣之嚼齒兮,視鼎鑊其猶冰!念先人之淺土兮,忠孝無成;翳嗣子于牢籠兮,痛宗祀之云傾!已矣乎!荀瓊、謝玉亦有時而凋零,予之浩氣兮化為風霆,余之精魂兮化為日星。尚足留綱常于萬祀兮,垂節義于千齡,夫何分孰為國祚兮孰為家聲!歌以言志兮,肯浮慕乎箕子之貞;若以擬夫「正氣」兮,或無愧乎先生!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斗生涯里寫成,質樸悲壯,表現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
張煌言。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斗生涯里寫成,質樸悲壯,表現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塵外樓燕集得微字。明代。陳履。 高樓一上思依依,笑倚瓊枝愿不違。懸榻可堪憐寂寞,開尊偏喜對芳菲。風生睥睨煙光淡,雨過階除暑氣微。為問登臨能賦者,座中誰似謝玄暉。
生辰謝邵廣文惠惠仁者壽賦。宋代。張栻。 左弧念當辰,藐此臥歲晚。重云不予蔭,敢望滋九畹。南鄰有良朋,繁質快瓴建。進道方骎骎,吐辭看袞袞。妙語極吹噓,至理屬關鍵。嗟予澹泊好,學植自穮蔉。豈能益涓埃,感子意繾綣。昭然隱微中,當念仁豈遠。起知妙乾體,實理踐坤簡。大易乃在我,亙古當一本。期君得真傳,永以息邪遁。
金谷懷古。唐代。杜牧。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光屬夢中。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
詠三友花。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