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令還多病,東方更少徒。尋山只獨往,到寺即吾廬。
酬答慚居士,衣冠謝鄙儒。冥心偶有會,木榻小跏趺。
禪棲吾所好,來往亦隨緣。信宿還今夕,支離又十年。
病身寧禮束,懶性已書捐。興到成開口,逢人更默然。
海上倭方急,云中虜又侵。纓冠本非分,抱膝復何心。
樹冷秋前寺,篁齊雨后林。此鄉非楚澤,濯足亦成吟。
委形堪落魄,任性絕安排。得失浮生夢,閑忙造物差。
平湖疏野樹,微雨寂山齋。欲證空王偈,猶嫌落幾階。
家園只百里,幾月不知歸。飯合山僧灶,眠分漁父磯。
貌衰非示病,才拙似忘機。雖然斷葷酒,不惹獨醒譏。
山房夜雨歇,檐溜響空階。叔夜惟貪睡,榮趎又孰偕。
廢梳同祝發,厭肉類持齋。轉覺人情隔,巖僧卻可儕。
宿荊溪上塘庵述懷余向曾游此匆匆十年矣。明代。唐順之。 園令還多病,東方更少徒。尋山只獨往,到寺即吾廬。酬答慚居士,衣冠謝鄙儒。冥心偶有會,木榻小跏趺。禪棲吾所好,來往亦隨緣。信宿還今夕,支離又十年。病身寧禮束,懶性已書捐。興到成開口,逢人更默然。海上倭方急,云中虜又侵。纓冠本非分,抱膝復何心。樹冷秋前寺,篁齊雨后林。此鄉非楚澤,濯足亦成吟。委形堪落魄,任性絕安排。得失浮生夢,閑忙造物差。平湖疏野樹,微雨寂山齋。欲證空王偈,猶嫌落幾階。家園只百里,幾月不知歸。飯合山僧灶,眠分漁父磯。貌衰非示病,才拙似忘機。雖然斷葷酒,不惹獨醒譏。山房夜雨歇,檐溜響空階。叔夜惟貪睡,榮趎又孰偕。廢梳同祝發,厭肉類持齋。轉覺人情隔,巖僧卻可儕。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
唐順之。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送許亨甫以其父大司徒公命省其祖母。明代。李舜臣。 愛子窺顏色,趨庭問所思。望中云共遠,階下草方滋。曉日明金騎,春風吹綠枝。還聞臨別去,遙附萬年卮。
寄荅子立董兄。明代。邊貢。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游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潭。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住江南。
游凈慈寺次錢學士韻。。韓雍。 勝境分明是洞天,偷閑試問上乘禪。老僧出定驚相迓,見我來游喜欲顛。翠竹萬竿圍客座,白鷗數點傍漁船。品題賴有文章伯,留得明珠顆顆圓。
春感。宋代。陳紀。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總緣愁。棱棱顏面塵埃滿,渺渺山河歲月遒。谷飲芝餐皆可飽,人生何必稻粱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