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麓子,最好奇,平生苦心只自知。破冢將尋姬氏籍,鑿山欲出禹王碑。
鳥篆蚪文焚后字,白云黃竹刪前詩。藏在陰厓及海窟,神物守護誰得窺。
自從掇取歸君屋,但聞胡山鬼夜哭。汗牛詎止盈五車,插駕應知滿萬軸。
開函幾席生云煙,五色紛紛耀人目。家中綾綺割截盡,更剪朝衣作裝束。
中麓子,幾歲讀書長閉門。自信中郎能一目,還輕左氏識三墳。
邇來下筆作詞賦,絕似先年石鼓文。卻憶射策來京國,此時才士紛如云。
雕龍白馬爭先后,一日逢君皆閉口。試問?鼠君已知,解對黃熊誰更有。
共看飛騰邁等倫,早排閶闔上麒麟。遂令紈褲生嘆息,公卿元是讀書人。
老大無聞予自憐,論交多愧十年前。可道壯心猶未已,時復從右乞一編。
李中麓文選藏書歌。明代。唐順之。 中麓子,最好奇,平生苦心只自知。破冢將尋姬氏籍,鑿山欲出禹王碑。鳥篆蚪文焚后字,白云黃竹刪前詩。藏在陰厓及??撸裎锸刈o誰得窺。自從掇取歸君屋,但聞胡山鬼夜哭。汗牛詎止盈五車,插駕應知滿萬軸。開函幾席生云煙,五色紛紛耀人目。家中綾綺割截盡,更剪朝衣作裝束。中麓子,幾歲讀書長閉門。自信中郎能一目,還輕左氏識三墳。邇來下筆作詞賦,絕似先年石鼓文。卻憶射策來京國,此時才士紛如云。雕龍白馬爭先后,一日逢君皆閉口。試問?鼠君已知,解對黃熊誰更有。共看飛騰邁等倫,早排閶闔上麒麟。遂令紈褲生嘆息,公卿元是讀書人。老大無聞予自憐,論交多愧十年前??傻缐研莫q未已,時復從右乞一編。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
唐順之。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尉赴四?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秋懷次韻晁應之三首。宋代。張耒。 木落晚風急,宵涼侵暑衣。有期惟向老,無計未成歸。只益顛毛脫,還從髀骨肥。感時仍吊古,回首意多違。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四。宋代。楊萬里。 從教節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雜詩九首 其七。明代。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牛羊牧其巔,淩藉日繽紛。生存華屋居,嬪妾從如云。一朝寱重泉,貴賤何由分。龐公困隴畝,耕稼良已勤。誰知千載后,史冊播馀芬。
題潘臞齋客安書院。宋代。陳深。 屋上即青山,柴扉鎮日嵌。煙霞三徑足,天地一身閑。歸去詞堪和,間居賦右刪。簞瓢差自樂,高視眇塵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