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樹植崆峒,年長勢更雄。已無秦帝幸,尚有漢皇封。
干比孤生竹,根猶半死桐。靈泉玉女灌,甘雨岳神通。
葉密鶯難度,枝樛葛易蒙。垂陰九華帳,弄影五云宮。
色掩重巖翠,聲含眾竅風。賓來虬蓋偃,仙去鶴巢空。
非因不材壽,春秋自無窮。
嵩陽宮柏。明代。唐順之。 嘉樹植崆峒,年長勢更雄。已無秦帝幸,尚有漢皇封。干比孤生竹,根猶半死桐。靈泉玉女灌,甘雨岳神通。葉密鶯難度,枝樛葛易蒙。垂陰九華帳,弄影五云宮。色掩重巖翠,聲含眾竅風。賓來虬蓋偃,仙去鶴巢空。非因不材壽,春秋自無窮。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
唐順之。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攻石內兄枉過,不見殆五年矣,喜贈。近現代。黃福基。 收跡垂五年,東湖曾未窺。湖光記寤寐,念君亦如斯。得意有此會,空山跫履綦。待雨洗秋暑,君來雨即隨。喜雨固我癖,喜君忘輖饑。齏鹽疏我鬢,江海長君髭。寒暄未什一,說詩先解頤。脫口半新舊,一一供敲推。湖蓮久未餐,餐之以君詩。湖柳不可寫,寫之以君眉。愿君湔湖淥,更湔我肝脾。愿君鑒湖月,兼鑒我妍媸。君來固應喜,喜極翻見疑。君去亦莫悲,緘句頻商之。詩成裁兩筒,阿弟同分持。
春旱既甚禱祈未應小園即事。宋代。文彥博。 渴望甘膏蘇旱歲,日趨祠廟罄虔祈。春風也解相欺罔,鼓扇楊花學雪飛。
戀情深·滴滴銅壺寒漏咽。唐代。毛文錫。 滴滴銅壺寒漏咽,醉紅樓月。宴余香殿會鴛衾,蕩春心。真珠簾下曉光侵,鶯語隔瓊林。寶帳欲開慵起,戀情深。玉殿春濃花爛漫,簇神仙伴。羅裙窣地縷黃金,奏清音。酒闌歌罷兩沉沉,一笑動君心。永愿作鴛鴦伴,戀情深。
秋夜梁七兵曹同宿二首。唐代。錢起。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見稀。摘菱頻貰酒,待月未扃扉。星影低驚鵲,蟲聲傍旅衣。卑棲歲已晚,共羨雁南飛。好欲棄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勸酒,稚子待題文。月下誰家笛,城頭幾片云。如何此幽興,明日重離群。
以臺柑寄漫塘報以詩用韻謝之。宋代。王遂。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丑懦。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