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禾今茲計,狼狽尚棲畝。借問胡為爾,先時已罹咎。
五月風雨大,潢潦卑莫受。田稚俯就沒,濁浪扼其首。
排濯潏蕩間,性命存亦茍。天日赫赫出,水熱烹群丑。
一日色已變,三日齏在臼。我時往撈觀,覬活從中剖。
心存根已撥,欲棄難懈手。欲拯卒何及,愴食內若疚。
掘土窒滲塍,倩車仰鄰佑。督戽靡日夜,救死豈容久。
并力役老少,足繭筋亦糾。水面青針芒,稍出九死后。
氣力與生意,委頓類產婦。一一補傷爛,行行十八九。
過時強經營,安望如常茂。事多于悔禍,始畸終變偶。
七月尋遭風,弱本被拗揉。折處氣當沮,虛房但含滫。
間或見成穗,禿秸臥敗帚。何能畢公租,亦莫彀饑口。
對此發長咨,細雨浹昏酉。枵腹不堪鼓,并欲歌止酒。
憫禾。明代。沈周。 薄禾今茲計,狼狽尚棲畝。借問胡為爾,先時已罹咎。五月風雨大,潢潦卑莫受。田稚俯就沒,濁浪扼其首。排濯潏蕩間,性命存亦茍。天日赫赫出,水熱烹群丑。一日色已變,三日齏在臼。我時往撈觀,覬活從中剖。心存根已撥,欲棄難懈手。欲拯卒何及,愴食內若疚。掘土窒滲塍,倩車仰鄰佑。督戽靡日夜,救死豈容久。并力役老少,足繭筋亦糾。水面青針芒,稍出九死后。氣力與生意,委頓類產婦。一一補傷爛,行行十八九。過時強經營,安望如常茂。事多于悔禍,始畸終變偶。七月尋遭風,弱本被拗揉。折處氣當沮,虛房但含滫。間或見成穗,禿秸臥敗帚。何能畢公租,亦莫彀饑口。對此發長咨,細雨浹昏酉。枵腹不堪鼓,并欲歌止酒。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貞女篇。清代。屈大均。 獨立佳人是北方,堅貞不字處蘭房。求仙未得真簫史,擇對惟希古孟光。人羨玉臺辭賦美,自憐丹穴羽毛長。時來屯女須婚媾,咫尺高賢珠水旁。
和武公望雪梅五首。宋代。廖行之。 臘殘春到無多日,留得清芬伴傾椒。卻放東風吹凍裂,遣渠堤柳又新條。
恭和聞喜宴御制。宋代。魏了翁。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升歌幸聽三間雅,佩印行紆五兩綸。圣世賓賢如此厚,致君忍負不貲身。
華陰二蓮歌 其四。清代。屈大均。 萬仞蓮花掛碧天,飛來蒼翠玉樓前。美人雙倚仙人掌,舞袖回風絕可憐。
謝二劉。宋代。華岳。 雁行臨慰暖如春,玉粒金包即拜恩。周粟不肥清圣肉,楚絲難系直臣魂。二生在昔聞孤竹,一死于今愧屈原。圓籃下頒誠有謂,此情兄外更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