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后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世美歸侍政府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作詩送之 其八。南北朝。鄒浩。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后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里后于周線巷住處辟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范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謚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
鄒浩。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里后于周線巷住處辟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范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謚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四時田家樂。明代。陳秉祥。 黏禾收早糯收遲,賽社歸來日暮時。草具杯盆延父老,瓜分梨棗到童兒。墻頭綠掛絲瓜子,屋角紅裝錦菊枝。不怕新霜迎葛屨,禦寒先制木棉衣。
冬夜與錢員外同直禁中。唐代。白居易。 夜深草詔罷,霜月凄凜凜。欲臥暖殘杯,燈前相對飲。連鋪青縑被,封置通中枕。仿佛百馀宵,與君同此寢。
題沈啟南問寢圖 其一。明代。張萱。 莪蒿露結葉初乾,白首萊衣歲若干。此日開圖空掩泣,終天無復夢魂安。
山家五首 其三。宋代。陸游。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尹,言誰契廣成。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