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細雨茶煙遲,遠來客子愛吟詩。一朝變化悟是主,悟到無形偏有為。
天設織機奪眾巧,扶桑繭繅五色絲。金莖甘露浮清氣,半空吸徹了仙味。
但爽詞人藜藿腸,漢家仙基竟入魏。太白少陵兩詩豪,探奇不盡登臨費。
暗谷頓使魑魅藏,陰崖寧無神明衛。苦心須求格調工,寄興莫與凡流同。
峨眉峰頭弄片月,羊腸路口追長風。平順卻難險巇易,含毫垂首沈思中。
圣代無媒自蕭散,杖掛百錢步可緩。出門游眺欲忘歸,天際好山青不斷。
江南李秀才過敝廬因言及詩法賦此長歌用答來意。明代。謝榛。 草堂細雨茶煙遲,遠來客子愛吟詩。一朝變化悟是主,悟到無形偏有為。天設織機奪眾巧,扶桑繭繅五色絲。金莖甘露浮清氣,半空吸徹了仙味。但爽詞人藜藿腸,漢家仙基竟入魏。太白少陵兩詩豪,探奇不盡登臨費。暗谷頓使魑魅藏,陰崖寧無神明衛。苦心須求格調工,寄興莫與凡流同。峨眉峰頭弄片月,羊腸路口追長風。平順卻難險巇易,含毫垂首沈思中。圣代無媒自蕭散,杖掛百錢步可緩。出門游眺欲忘歸,天際好山青不斷。
謝榛(1495~1575)明代布衣詩人。字茂秦,號四溟山人、脫屣山人,山東臨清人。十六歲時作樂府商調,流傳頗廣,后折節讀書,刻意為歌詩,以聲律有聞于時。嘉靖間,挾詩卷游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為“后七子”之一,倡導為詩摹擬盛唐,主張“選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讀之以奪神氣,歌詠之以求聲調,玩味之以裒精華。”后為李攀龍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諸藩王間,以布衣終其身。其詩以律句絕句見長,功力深厚,句響字穩,著有《四溟集》、《四溟詩話》。 ...
謝榛。 謝榛(1495~1575)明代布衣詩人。字茂秦,號四溟山人、脫屣山人,山東臨清人。十六歲時作樂府商調,流傳頗廣,后折節讀書,刻意為歌詩,以聲律有聞于時。嘉靖間,挾詩卷游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為“后七子”之一,倡導為詩摹擬盛唐,主張“選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讀之以奪神氣,歌詠之以求聲調,玩味之以裒精華。”后為李攀龍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諸藩王間,以布衣終其身。其詩以律句絕句見長,功力深厚,句響字穩,著有《四溟集》、《四溟詩話》。
即事。元代。黃溍。 南陌東阡草色齊,愔愔門巷客來稀。受風燕子輕相逐,著雨楊花濕更飛。綠樹無言春又盡,紅塵如霧手頻揮。浮生莽莽吾何計,獨立看云竟落暉。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兩章送之 其一。宋代。曹彥約。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責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送馬善徵致仕還吳。明代。鄭岳。 君去洞庭何處住,海門迢遞接東甌。湖田歲熟收粳稻,煙渚秋高弄釣舟。漫說孔明無將略,早知若水是仙流。浮生萬事何時盡,都把閒情付白鷗。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竹枯歸樵蘇,石爛棄沙礫。夷門得邂逅,綠發皆半白。追思少時事,俛仰如一夕。老矣無所為,空知念疇昔。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釋。出門事紛紛,歸臥意還
醉落魄。宋代。周紫芝。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吹落。楊花卻似人飄泊。春云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為個蠅頭,輕負青山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