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榛蕪,狂瀾倒、百川爭漲。賴砥柱、君家伯仲,安流無恙。
龜策何勞詹尹卜,龍矕遠過黃初上。況陳思、才藻氣如虹,詩堪餉。
請室耗,心旌漾。擊瓦缶,烏烏唱。看霜侵兩鬢,窮蒸愁釀。
放逐誰憐亭伯困,登臨愿借盧敖杖。坐西窗、剪燭話通宵,悲歡狀。
滿江紅 其六 王西樵客游武林曹顧庵賦詞志喜屬予和之。明代。宋琬。 吾道榛蕪,狂瀾倒、百川爭漲。賴砥柱、君家伯仲,安流無恙。龜策何勞詹尹卜,龍矕遠過黃初上。況陳思、才藻氣如虹,詩堪餉。請室耗,心旌漾。擊瓦缶,烏烏唱。看霜侵兩鬢,窮蒸愁釀。放逐誰憐亭伯困,登臨愿借盧敖杖。坐西窗、剪燭話通宵,悲歡狀。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字玉叔,號荔裳,漢族,萊陽(今屬山東)人。順治四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永平兵仆道、寧紹臺道。族子因宿憾,誣其與聞逆謀,下獄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吳、越間,尋起四川按察使。琬詩入杜、韓之室,與施閏章齊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與嚴沆、施閏章、丁澎等合稱為燕臺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鄉亭詞》。 ...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字玉叔,號荔裳,漢族,萊陽(今屬山東)人。順治四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永平兵仆道、寧紹臺道。族子因宿憾,誣其與聞逆謀,下獄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吳、越間,尋起四川按察使。琬詩入杜、韓之室,與施閏章齊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與嚴沆、施閏章、丁澎等合稱為燕臺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鄉亭詞》。
故承議李 其二。南北朝。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濕水謠。宋代。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不還。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明代。郭之奇。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歌聲依谷響,酒興得山寬。別后空馀此,扁舟破夜瀾。
江上晚興有懷金海住先生。清代。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天末懷夫君,相思千里隔。秋雁啼涼風,凄凄葦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