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靨西鄰女,鳴箏傍玉臺(tái)。
秋風(fēng)孤鶴唳,落日百泉洄。
座客皆驚引,行云欲下來。
不知弦上曲,清切為誰哀。
聞箏。明代。康海。 寶靨西鄰女,鳴箏傍玉臺(tái)。秋風(fēng)孤鶴唳,落日百泉洄。座客皆驚引,行云欲下來。不知弦上曲,清切為誰哀。
康海(1475--1540)中國明代文學(xué)家。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陜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時(shí)宦官劉瑾敗,因名列瑾黨而免官。以詩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詩文集《對山集》、雜劇《中山狼》、散曲集《沜東樂府》等。 ...
康海。 康海(1475--1540)中國明代文學(xué)家。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陜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時(shí)宦官劉瑾敗,因名列瑾黨而免官。以詩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詩文集《對山集》、雜劇《中山狼》、散曲集《沜東樂府》等。
禽言四首 其三。明代。朱應(yīng)辰。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復(fù)得。
次韻。明代。鄭潛。 山從遠(yuǎn)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
大廟峽。清代。陶元藻。 天險(xiǎn)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初春遣興三首始於志退休而終於惓惓許國之忠。宋代。陸游。 白發(fā)凄涼故史官,十年身不到長安。即今天末吊形影,何日上前傾肺肝。孤憤書成詞激烈,五噫歌罷意卒酸。此懷欲說無人共,安得相攜素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