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郊茫茫沙草白,青山迢遙亙西北。涿州百里近都門,北來南去無晨昏。
道邊郵亭連古堠,時平不置官軍守。土墻茆屋盡耕屯,半插青簾賣新酒。
牛車轔轔沖早寒,爭先槁秸輸縣官。少年家家便騎射,雉兔如林不論價。
由來意氣傾山岡,邂逅相逢肯相借。伐石為碑記古人,凄涼遺刻百年存。
摩挲三嘆憶盛德,路人為指樓桑村。
涿州行。明代。楊士奇。 四郊茫茫沙草白,青山迢遙亙西北。涿州百里近都門,北來南去無晨昏。道邊郵亭連古堠,時平不置官軍守。土墻茆屋盡耕屯,半插青簾賣新酒。牛車轔轔沖早寒,爭先槁秸輸縣官。少年家家便騎射,雉兔如林不論價。由來意氣傾山岡,邂逅相逢肯相借。伐石為碑記古人,凄涼遺刻百年存。摩挲三嘆憶盛德,路人為指樓桑村。
楊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學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謚文貞,漢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人。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余年,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同輔政,并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后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 ...
楊士奇。 楊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學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謚文貞,漢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人。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余年,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同輔政,并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后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
望中條。唐代。唐彥謙。 虞鄉縣西郭,改觀揖中條。第蓄終南小,交□□□遙。崦深應有寺,峰近恐通橋。為語前村叟,他時寄采樵。
泛舟三首 其二。宋代。劉敞。 雪消泉似漲,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憚冷,環渚故無窮。歌詠淹短日,醉酣輕朔風。何須萬乘相,始辨鴟夷翁。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四。宋代。楊萬里。 從教節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擬高青邱梅花詩九首 其八。清代。陳世濟。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看到瑤華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送程三水天翼內擢。清代。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