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惠山下,問道荊溪程。荊溪百里遙,蘭槳蕩空明。
沿湖好青山,宛轉送我行。惠山甫見辭,陽山復來迎。
東西夾畫船,依依亦多情。忽然互回合,隱若百雉城。
西南豁中斷,太湖渺然平。范蠡辭越相,此口云所經。
懷賢不可見,臨流濯長纓。畫船簫鼓蕩春晴,一路青山送我行。
分付舟人行莫急,看山猶自未分明。
荊溪雜興六首 其一 惠山至永定。明代。王鏊。 解?惠山下,問道荊溪程。荊溪百里遙,蘭槳蕩空明。沿湖好青山,宛轉送我行。惠山甫見辭,陽山復來迎。東西夾畫船,依依亦多情。忽然互回合,隱若百雉城。西南豁中斷,太湖渺然平。范蠡辭越相,此口云所經。懷賢不可見,臨流濯長纓。畫船簫鼓蕩春晴,一路青山送我行。分付舟人行莫急,看山猶自未分明。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博學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博學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舟次三水寄竹泉上人。宋代。李震。 片云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題系馬圖。元代。胡奎。 日日黃塵淹馬足,誰能占得午陰涼。天閑芻豆無多戀,好解青絲八尺韁。
次韻趙端明萬花園。宋代。方岳。 風逗湘簾雪絮飛,池痕雨過麹塵肥。揚州十里春猶在,細柳營深解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