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辭丹陛謁皇陵,十里橋前盡卻乘。國祚萬年綿大統,鼎湖千載憶遐升。
更催玉漏猶殘滴,班列丹霄最上層。祀事已終歸去急,擬陳哀頌愧非能。
謁陵。明代。蕭顯。 面辭丹陛謁皇陵,十里橋前盡卻乘。國祚萬年綿大統,鼎湖千載憶遐升。更催玉漏猶殘滴,班列丹霄最上層。祀事已終歸去急,擬陳哀頌愧非能。
(1431—1506)山海衛人。字文明,號履庵,更號海釣。成化八年進士,擢兵科給事中,累官福建按察僉事。以正直稱,為詩清簡有思致,書尤沉著頓挫,自成一家。有《海釣遺風》等。 ...
蕭顯。 (1431—1506)山海衛人。字文明,號履庵,更號海釣。成化八年進士,擢兵科給事中,累官福建按察僉事。以正直稱,為詩清簡有思致,書尤沉著頓挫,自成一家。有《海釣遺風》等。
感懷。宋代。羅公升。 自緣舉世棄君平,寧為莼鱸憶季鷹。不識將軍何用揖,元非進士底須稱。歸尋城郭渾如鶴,只欠袈裟便是僧。書冊至今成糞土,夜窗猶對短檠燈。
竹園三首。宋代。白玉蟾。 自笑園丁職事新,一春風雨為供申。筍如滕薛皆爭長,瓜似朱陳已結親。
自常山抵玉山途中作。。郭諫臣。 亂山青四合,江浙路中分。草露沾香徑,松風掃白云。遙趨南贛檄,深愧北山文。士女道旁立,相看舊使君。
讀莊七首 其六。。程千帆。 惠施過孟諸,莊周棄馀魚。濠梁雖共游,蹤跡亦略殊。窮達與貧富,夜旦相代居。爭關夢覺間,栩栩復蘧蘧。
相書語(張璟藏論婦人相引此)。兩漢。佚名。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