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山中人,棹歌來九曲。閒乘駕壑舟,靜愛隱屏綠。
溪上石可漁,云邊藥可斸。嵐翠濕紫霞,林霏散清旭。
觀風歷閩嶠,轉覺嘆羈束。茍祿恥素餐,疲民廩無粟。
投閒分之宜,躁進非所欲。高崗可振衣,碧澗可濯足。
孰云繼輞川,庶以詠盤谷。詩成謝良朋,亦可敦里俗。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來六詩投贈遂歌山中人次韻答之 其五。明代。鄭潛。 我本山中人,棹歌來九曲。閒乘駕壑舟,靜愛隱屏綠。溪上石可漁,云邊藥可斸。嵐翠濕紫霞,林霏散清旭。觀風歷閩嶠,轉覺嘆羈束。茍祿恥素餐,疲民廩無粟。投閒分之宜,躁進非所欲。高崗可振衣,碧澗可濯足。孰云繼輞川,庶以詠盤谷。詩成謝良朋,亦可敦里俗。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后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為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后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為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丙戌春霧。宋代。趙友直。 忽逢陰濁氣氤氳,四顧山河盡已昏。窗外霏霏成細雨,檐端渺渺綴浮云。朦朧咫尺人難辨,混沌東西路不分。若得一番風掃后,依然再覿舊乾坤。
點絳唇 劉峻度席上聽女郎度曲。明代。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鳳銜杯 詠秦羽陽宮瓦。近現(xiàn)代。溥儒。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云蕭史同朝暮。霸業(yè)久隨塵,問咸陽、可憐焦土。祗河岳,還如故。閱滄桑,成今古。漳臺片瓦皆愁侶。嘆璧月仍圓,銷磨秦漢經風雨。興亡恨,誰能補。
同晝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尋兄弟。唐代。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溪轉萬曲心,水流千里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