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疾出城西,仰天發長嘯。山川莽回互,云物相炳耀。
薰風滌煩襟,旭日明遠照。人生獨何為,薄俗畏譏誚。
昨日長男歸,悲極還一笑。連年遭亂離,辛苦遁邊徼。
折肱指欲墮,忍死事忠孝。三子在目前,寧論賢不肖。
茍遂骨肉歡,焉能羨華要。道經神仙宮,霜威宿廊廟。
勁節高抗云,雄文遠垂教。再拜韓荊州,微公孰同調。
甲辰四月二十五日過西宮謁別韓治書公衡。明代。鄭潛。 輿疾出城西,仰天發長嘯。山川莽回互,云物相炳耀。薰風滌煩襟,旭日明遠照。人生獨何為,薄俗畏譏誚。昨日長男歸,悲極還一笑。連年遭亂離,辛苦遁邊徼。折肱指欲墮,忍死事忠孝。三子在目前,寧論賢不肖。茍遂骨肉歡,焉能羨華要。道經神仙宮,霜威宿廊廟。勁節高抗云,雄文遠垂教。再拜韓荊州,微公孰同調。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后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為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后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為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題無錫楊氏壺中九老圖為蔭北少樞作。清代。夏孫桐。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望家禎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標奇。
江上晚興有懷金海住先生。清代。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天末懷夫君,相思千里隔。秋雁啼涼風,凄凄葦花白。
聞雁。唐代。王質。 我性愛風竹,歷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半夜意展轉,時聞雁翩翩。未能叫云月,而我獨不眠。抱被夜徙榻,空堂秋山連。亦有鷗鷺棲,歷歷鳴更傳。為汝飲一杯,問汝以一言。不居蘆葦中,乃巢蒼翠巔。蕭蕭西風多,一等菰蒲寒。遠來有相伴,汝等豈不賢。不覺點急急,難通意惓惓。振翼忽飛去,江湖水連天。
盤谷八詠 其一 雞山曉色。。劉璟。 何年天星下,化此金雞峰。峨冠聳危石,翠羽森長松。旋如展翎翅,峙如決雌雄。初瞰接曙色,姿味多奇蹤。雖無司晨唱,晦明若先容。誰將翚飛搆,來此披蒙茸。臨窗契玄理,晤言懷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