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口新聲配鼎梅,地忘陡險與沿洄。??勁氣轟齊后,縹緲清飆飏粵來。
苗莠章章公議振,梟鸞皎皎廟謨開。一樽共醉儲胥月,感愧秋風襪線才。
和楊大參志仁見寄。明代。張吉。 膾口新聲配鼎梅,地忘陡險與沿洄。??勁氣轟齊后,縹緲清飆飏粵來。苗莠章章公議振,梟鸞皎皎廟謨開。一樽共醉儲胥月,感愧秋風襪線才。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號翼齋,別號古城。成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貴州布政使。精研諸經及宋儒著作。嘗曰“不讀五經,遇事便覺窒礙”。有《陸學訂疑》、《古城集》。 ...
張吉。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號翼齋,別號古城。成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貴州布政使。精研諸經及宋儒著作。嘗曰“不讀五經,遇事便覺窒礙”。有《陸學訂疑》、《古城集》。
知府孫學士見示和終南監宮太保道懷五首因以。宋代。范仲淹。 要路拋來自寡憂,高懷卷去白云收。玉緣秘實須藏密,蘭為奇香卻在幽。仙骨豈曾移靜節,帝心終是竭嘉猷。紅霞綠竹忘機地,未免天家下詔求。
述懷五詠 其一。。劉麟。 今我樂矣,敘舊以賢。瞻彼明德,不以厥年。生事匪多,尺宅寸田。暮色惟瞑,返照復鮮。君子保終,夕厲愓然。載我玄酒,踐彼初筵。悠悠我心,無懷葛天。
為王百谷悼亡。明代。徐熥。 不顧房帷十載恩,竊將靈藥月中奔。楚臺有枕難通夢,漢殿無香可返魂。夜靜鴛鴦虛錦帳,晝長鸚鵡喚璚軒。小星三五沉何處,垂老青衫濕淚痕。
立冬日有懷京師諸友。明代。潘希曾。 東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曉色開。五日新正渾醉里,百年殘夢又春來。他鄉綵燕隨緣看,何處云鴻寄劄回。料得故人多健在,尋芳聯轡滿金臺。
和李嘯樓先生三醉木芙蓉原韻 其三。。劉鳳梧。 霜華爭妒雁來紅,時白時黃變幻中。太液遺芳今有主,莫因人去悵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