蘚痕零落翠光沈,磨洗空煩雨露深。璧月高秋懸太古,海天紅日散微陰。
久無粉黛窺鸞影,還有蛟龍避水心。江客廿年頻過此,繁霜殊覺鬢毛侵。
松門石鏡。明代。龔敩。 蘚痕零落翠光沈,磨洗空煩雨露深。璧月高秋懸太古,海天紅日散微陰。久無粉黛窺鸞影,還有蛟龍避水心。江客廿年頻過此,繁霜殊覺鬢毛侵。
明江西鉛山人。洪武時以明經(jīng)分教廣信,以薦入為四輔官,未幾致仕。復起為國子司業(yè),歷祭酒。坐放諸生假不奏聞,免。有《鵝湖集》、《經(jīng)野類鈔》。 ...
龔敩。 明江西鉛山人。洪武時以明經(jīng)分教廣信,以薦入為四輔官,未幾致仕。復起為國子司業(yè),歷祭酒。坐放諸生假不奏聞,免。有《鵝湖集》、《經(jīng)野類鈔》。
十月二十二日晚。宋代。張耒。 黯黯東牖闇,寂寂吾廬閒。粗糲飽婦子,苜蓿無馀盤。雁急天欲雨,雞棲日已寒。老人袖手坐,一杯聊自寬。
萬花川谷。宋代。楊萬里。 無數(shù)花枝略說些,萬花兩字即非夸。東山西畔南溪北,更沒溪山只有花。
別家后次飛狐西即事。唐代。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