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驅海若作金墉,憲府秋蒐壯折沖。猛士何來因買駿,檄文揮去總雕龍。
水犀練取三千甲,天塹寧論百二重。老我雄心猶未盡,欣逢父老睹軍容。
贈尹惺麓參知閱兵海上四首 其二。明代。董其昌。 直驅海若作金墉,憲府秋蒐壯折沖。猛士何來因買駿,檄文揮去總雕龍。水犀練取三千甲,天塹寧論百二重。老我雄心猶未盡,欣逢父老睹軍容。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歷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杰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歷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杰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齊天樂?庚申三月重過象坊橋。近現代。陳匪石。 番風過盡春如夢,紛紛墜紅誰管。絮逐云飛,塵隨馬起,時霎輕寒輕暖。經行未懶。正如血斜陽,鳳城西畔。隔葉黃鶯,數聲啼破翠云晚。探芳前事暗省,小桃依舊笑,何處人面。錦瑟年華,秋千院落,禁得柔腸幾轉。天涯望眼。怕殘纈無多,寸波難剪。點素成緇,纻衣和淚浣。
游龍巖寺 其二。宋代。耶律鑄。 錯落巖花是醉茵,景因人勝畫難真。林泉盛跡幽棲地,誰分松云不戀人。
燈下小酌。宋代。陸游。 江湖雙鬢禿,宇宙一身窮,酒浪搖輕碧,燈花落碎紅。交情元易見,春事半成空。尚覬身強健,煙畦擷芥菘。
中書侍郎傅公挽詞 其二。宋代。范祖禹。 洛社瞻賢躅,書筵繼老成。聲容陪夙昔,論議想平生。節與盤山峻,名隨沇水清。草堂空舊隱,松月為誰明。